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46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p>【学习目标】</p><p>知识和能力: 1.学会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知道昼夜更替、时差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基础地理知识;2.通过头脑构建地理运动图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3.由地理现象反过来分析起本质,学会分析、推理的方法和技能。</p><p>过程和方法:动画演示与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地球运动与生活的关系。</p><p>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象背后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懂得只有人们掌握规律才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道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探索大自然的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p><p>【教学重点】</p><p>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p><p>【教学难点】</p><p>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p><p>【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演示法</p><p>【教学课时】3课时</p><p>【教学过程】</p><p>第二课时</p><p>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那么,地球的这些运动有什么规律吗?人们可以通过哪些自然现象来认识和把握地球的这些运动呢?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自转有哪些规律吧。</p><p>教师:(提问)生活中,你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吗?</p><p>学生:回答(略)</p><p>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就是地球自转的两个重要现象,提问:那么,地球的自转是如何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呢?</p><p>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p><p>教师:(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p><p>学生回答。</p><p>教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太阳照射地球;第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p><p>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p><p>教师:(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p><p>(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p><p>实际上,在演示过程中,以灯泡做光源的太阳不动,地球仪转动,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应。</p><p>2.时差</p><p>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一起画昼夜半球示意图。</p><p></p><p></p><p>昼半球与夜半球示意图</p><p>教师:(演示)当北京由夜间进入早晨的时候,英国伦敦是什么时候?美国纽约是什么时候?</p><p>学生答:伦敦还是深夜,纽约进入晚上。</p><p>教师:(问)在同一时刻,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打电话的问候语为什么不同?</p><p>学生答:略</p><p>教师:此刻,我们这里是白天,大家都在忙碌着。可是有些地方的人们都在睡大觉呢!大家猜一猜,什么地方的人们在睡觉?</p><p>请出过国的同学谈谈时差的感受。</p><p>老师:(归纳过渡到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p><p>教师:在同一时刻,我们地球上,有的地方处在白昼,有的地方处在黑夜,并且昼夜不断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大家对照地球仪,算一算美国华盛顿现在是几点钟。如果你想让你的美国朋友在早上8点钟接到电话,你计划北京时间几点钟打电话?</p><p>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解释上课开始时所讲故事的答案。</p><p>【板书设计】</p><p>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p><p>三、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现象</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