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环境
<p></p><p>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p><p>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p>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2023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p><p>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p><p>24、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p><p>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p><p>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p><p>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p><p>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p><p>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p><p>27、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p><p>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0%。</p><p>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p><p>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p><p>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火洲)</p><p>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p><p>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p><p>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p><p>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p><p>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p><p>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p><p>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地区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依次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p><p>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p><p>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p>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洪涝。</p><p>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p><p>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p><p>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p><p>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p><p>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p><p>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p><p>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p><p>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 山脉,注入东 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p><p>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p><p>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p><p>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p><p>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p><p>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p><p>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p><p>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p><p>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 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 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p><p>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p><p>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p><p>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p><p>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p><p>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p><p>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p><p>65、从时间分配看,夏 季降水集中,冬春 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利工程(水库)。</p><p>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p><p>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p><p>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p><p>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p><p>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p><p>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西藏省目前没有铁路线。</p><p>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p><p>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p><p>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p><p>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p><p>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主业。</p><p>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p><p>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p><p>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p><p>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两大生产区。</p><p>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p><p>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为主的三大棉区。</p><p>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p><p>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p><p>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p><p>86、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p><p>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p><p>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