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19

高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p>高二地理的一本教材的第一单元的测试通常是引领,往往第二单元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训练。下面是由优学地理网小编带来的高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中能找出你在答题中的缺漏之处。</p><p>一、选择题(共46分)</p><p>(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p><p>图一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分析回答4-7题。</p><p> 4、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p><p>A.伦敦 B.纽约 C.柏林 D.东京</p><p>5、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p><p>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p><p>B.后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环境总会自然而然地解决</p><p>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建设有污染的工业</p><p>D.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p><p>6、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p><p>A.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B.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p><p>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完善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p><p>7、关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p><p>A.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比重会迅速提高</p><p>B.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比重会迅速降低</p><p>C.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比重降低</p><p>D.二战后发达国家全部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p><p>8、实行清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p><p>A.确保工业产品无污染 B.把污染控制在生产全过程</p><p>C.用清洁能源取代煤炭 D.防止原料和燃料的污染</p><p>9、与同类产品相比,环境标志产品()</p><p>A.无毒无害 B.无毒少害</p><p>C.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p><p>D.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符合特定环境要求</p><p>10、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p><p>A.持续性原则 B.阶段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p><p>11、下列属于综合性调查内容的是( )</p><p>A.旅游交通调查研究 B.聚落分布特色调查</p><p>C.自然条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D.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研究</p><p>12、若想获得长江入海口的水质状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p><p>A.调查访问 B.路线考察</p><p>C.问卷调查 D.典型地段考察</p><p>13、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因素中,非人为影响的是()</p><p>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p><p>C.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D.生产工艺水平低</p><p>14、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人类生存和发展离开环境也能进行</p><p>B.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从环境中吸取物质和能量</p><p>C.环境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是有限的</p><p>D.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p><p>(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p><p>15、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p><p>A.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环境保护</p><p>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p><p>C.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p><p>D.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p><p>1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p><p>A.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p><p>B.中国自2023年以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总量依然很大</p><p>C.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p><p>D.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p><p>17、有关《中国21世纪议程》中所制订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的正确叙述是()</p><p>A.只涉及经济领域,而没有考虑社会因素及其发展</p><p>B.只涉及团体及公众,没有牵扯个人和决策者</p><p>C.涉及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各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行动</p><p>D.有行动实施方案,也有政策、法律等保障措施</p><p>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考虑举国搬迁;2023年1月,联合国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毛里求斯闭幕,大会表示国际社会将尽可能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据此完成2023题。</p><p>18、导致岛国图瓦卢将要失去国土的根本原因有( )</p><p>A.海洋地壳下沉 B.人类大量破坏森林植被</p><p>C.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 D.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p><p>19、国际社会帮助小岛屿国家发展的有效形式有( )</p><p>A.金融、技术合作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p><p>C.接纳搬迁人员D.提供救援物资</p><p>20、国际社会将尽可能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p><p>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 D.阶段性</p><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4分)</p><p>21、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4分)</p><p></p><p>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二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p><p>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p><p>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p><p>(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p><p>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p><p>(3)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p><p>22、读图三,完成下列要求:(14分)(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p><p>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p><p>(2)说明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p><p>(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p><p>23、日前《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题为: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算了一笔细账,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哪些环境问题?</p><p>(2)如何既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习惯,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p><p>(3)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请列举两例。</p><p>(4)上述调查属于 类型,采用了 等调查方法。</p><p>24、当人们陶醉在美好生活中时,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垃圾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p><p>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p><p>B.生活垃圾量多,无法分类放置</p><p>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p><p>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p><p>(2)图四表示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收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 。</p><p></p><p>(3)有人设想在住宅小区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其流程如图五。请将图中①、②、③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p><p>高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p><p>4、A5、D6、B7、C8、B9、D10、D11、C</p><p>12、D13、C14、A15、BC16、BC17、CD18、BC19、BC20、AD</p><p>21、共14分。</p><p>(1)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是a、b、d 、c(4分)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5分) (3)持续性原则。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5分)</p><p>22、共14分。</p><p>(1)按从左向右、从上往下的顺序是a、c、b、d(4分)(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5分)(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5分)</p><p>23、共12分。</p><p>(1)污染空气,自古有千柴百炭的说法,燃木烧炭要消耗大量木柴,破坏林木。(2分)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空气污染、使鸟类丧失家园、使局地气候变得干燥。(2分)</p><p>(2)利用电烤或其他热源烤制。(2分)(3)略(2分) (4)专题性调查(2分) 野外实地考察法(2分)</p><p>24、共12分。</p><p>(1)B(2分) (2)分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河放置污染水源。(4分) (3)垃圾(分类)收集点;热量(或热能、能量、电能等);再利用(或制砖、制肥、建筑填料等) (6分)</p><p>以上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今天分享的高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部内容,欢迎翻阅。</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