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15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p>只要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是有益的话,就要认真做。优学地理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p><p>1.某地区有人口2 000人,土地面积为100平方千米,那么人口密度为()</p><p>A.20人/平方千米 B.100人/平方千米</p><p>C.10人/平方千米 D.2 000人/平方千米</p><p>【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由公式: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计算可得,该地区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p><p>某国家2023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p><p>2.该国2023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p><p>A.20.1 B.-0.7 C.0.7 D.9.7</p><p>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p><p>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p><p>B.人口老龄化严重</p><p>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p><p>D.劳动力过剩</p><p>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p><p>A.南亚地区</p><p>B.非洲南部</p><p>C.欧洲西部</p><p>D.南美洲</p><p>【解析】2选B,3选B,4选C。本题组考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问题。第2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该年内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该为负值。第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出现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第4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四选项中欧洲西部发展水平最高。</p><p>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④地在干旱的撒哈拉大沙漠,所以人口稀疏。</p><p>6.下表是某年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与甲、乙两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不符的是()</p><p>年龄结构(%) 出生</p><p>率(%) 死亡</p><p>率(%)</p><p>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p><p>甲 13.5 64.3 22.2 0.76 0.95</p><p>乙 36.7 58.1 5.2 2.81 0.44</p><p>A.甲国劳动力比重小 B.甲国老龄化严重</p><p>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 D.乙国经济欠发达</p><p>【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人口问题方面的知识。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一般而言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甲国15~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4.3%,所以甲国劳动力比重小与实际情况不符。</p><p>7.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p><p>A.韩国 B.蒙古 C.法国 D.几内亚</p><p>【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身材比较高大。根据此题的描述,可知该同学是白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韩国、蒙古属于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几内亚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法国在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p><p>8.关于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p><p>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p><p>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p><p>【解析】选A。本题考查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南非人口最多的是黑色人种,语言主要是英语,多信仰基督教。</p><p>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p><p>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p><p>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p><p>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p><p>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p><p>【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肤色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地区,肤色黝黑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烈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梁细高,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p><p>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p><p>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p><p>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p><p>【解析】选C。本题考查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且都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p><p>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p><p>A.英语 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p><p>C.汉语 D.法语</p><p>【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分布。在欧洲,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使用,葡萄牙语主要是葡萄牙人使用。但是由于殖民统治的原因,这两种语言在拉丁美洲却广为流行。</p><p>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3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p><p>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p><p>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p><p>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p><p>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p><p>A.基督教 B.伊斯兰教</p><p>C.佛教 D.犹太教</p><p>【解析】12选A,13选A。本题组考查的是世界人种和宗教。伦敦是英国的首都,英国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讲英语,多信仰基督教。</p><p>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p><p>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西亚</p><p>【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发源地。首先判断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然后再了解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发源于亚洲。</p><p>15.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p><p>()</p><p>A.亚洲南部 B.北美洲</p><p>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p><p>【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非洲北部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p><p>16.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p><p>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p><p>【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城乡地理差异,难度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聚落(左图)与乡村聚落(右图)相比,交通更加发达,建筑物更高大、密集;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更加集中。</p><p>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读图回答17、18题。</p><p>17.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p><p>A.a B.b C.c D.d</p><p>18.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p><p>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p><p>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解析】17选A,18选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是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中a地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最便利,耕地最广阔,地形最开阔,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p><p>19.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p><p>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p><p>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p><p>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p><p>D.东南亚地区高脚屋</p><p>【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用冰块构筑冰屋,保温效果较好;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直立性好,人们开凿窑洞,冬暖夏凉;我国南方降水丰富,为便于排水,房屋顶以斜顶、尖顶为主;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高脚屋可以通风防潮。</p><p>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p><p>A.全部拆除</p><p>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p><p>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p><p>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p><p>【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p><p>二、综合题(共60分)</p><p>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16分)</p><p>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长数据。</p><p>年份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p><p>人数(亿) 10 16.3 20 25.2 40 50 60 70</p><p>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p><p>(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2分)</p><p>(2)读材料一将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补充完整,可看出从2023年到2023年,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慢),请分析原因。(3分)</p><p>(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有关。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2分)</p><p>(4)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6分)</p><p>(5)材料二图中,①处居民以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人种为主,⑥处居民以人种为主。(3分)</p><p>【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及人种的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据材料一将图补充完整后,可以看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现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最低的是欧洲。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图中①②④⑤四地属于人口稠密区,①处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④处欧洲西部和⑥处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p><p>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p><p>(2)填图略快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p><p>(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欧洲</p><p>(4)①②④⑤干旱空气稀薄,高寒缺氧</p><p>(5)黄色白色白色</p><p>22.读人口教育宣传漫画,回答问题。(14分)</p><p>(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2分)</p><p>(2)这一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2分)</p><p>(3)上述问题表现最突出的是亚洲、和(洲)的一些国家。(4分)</p><p>(4)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行,使人口的增长与相协调,与相适应。(6分)</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达到70亿,使得地球难以承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人们为了发展经济,维持生存,不计后果地乱采滥挖,势必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p><p>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2)资源短缺环境恶化</p><p>(3)非洲拉丁美洲</p><p>(4)计划生育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p><p>23.法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泰国的阿里三位同学在一次假期旅游时相遇于非洲南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p><p>(1)三位同学中阿卜杜拉和阿里来自洲,汤姆来自洲,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3分)</p><p>(2)汤姆所在国的通用语言是;阿卜杜拉则说,为了交流的方便,他们决定使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3分)</p><p>(3)汤姆发现,阿里的颈上戴着佛像,阿里告诉汤姆这是教的象征,该宗教创始于,是泰国的国教,宗教建筑对应上图中的。(3分)</p><p>(4)汤姆告诉阿里,他们的国家普遍信仰教,其宗教建筑对应上图中的。(2分)</p><p>(5)阿卜杜拉发现汤姆和自己一样都属于人种,而非洲南部最常见的是</p><p>人种,阿里告诉他,早期人种的形成深受的影响。(3分)</p><p>【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不同大洲或国家的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及佛教和基督教的宗教建筑景观。第(1)题,三位同学中,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和泰国的阿里均来自亚洲,法国的汤姆来自欧洲,沙特阿拉伯和泰国是亚洲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法国是欧洲的发达国家,该国所在的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第(2)题,汤姆所在的法国通用语言是法语,阿卜杜拉所在的国家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使用阿拉伯语,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第(3)题,泰国的阿里信仰佛教,该宗教创始于古印度,其宗教建筑与图甲相对应。第(4)题,汤姆所在的法国普遍信仰基督教,其宗教建筑与图乙相对应。第(5)题,从世界人种的分布看,阿卜杜拉和汤姆均属于白色人种,非洲南部主要为黑色人种,早期人种的形成深受环境的影响。</p><p>答案:(1)亚欧法国</p><p>(2)法语阿拉伯语英语</p><p>(3)佛古印度图甲</p><p>(4)基督图乙</p><p>(5)白色黑色环境</p><p>24.读下图,回答问题。(16分)</p><p>(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4分)</p><p>(2)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2分)</p><p>(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4分)</p><p>(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村,再向北就到C村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2分)</p><p>(5)A、B、C三地的海拔都在米以下,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4分)</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差异、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地图上方向的判定以及地形的判读等知识。图甲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为城市聚落;图乙为乡村聚落。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势较低。三处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B,其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北找到北,由此可以画出指向标。图中A、B、C三地都在100米以下,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①、④处为山谷,③位于山脊与山谷之间。</p><p>答案:(1)城市乡村</p><p>(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p><p>(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理即可)</p><p>(4)标注略</p><p>(5)100②</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