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15

高考备考区域地理3核心考点讲解专题训练

<p>区域地理是高考的核心考察点之一,在备考阶段对它进行重点讲解和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考备考区域地理3核心考点讲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指导。高考备考区域地理3核心考点讲解专题训练:</p><p>一、三年高考概况</p><p>1.题目难易适中,考生选择该专题得分率中等。</p><p>2.从考查内容看,区域地理特征和差异及地理信息技术考查较多。</p><p>3.题型比较灵活,选择、计算、分析等都有。</p><p>二、高考策略</p><p>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重视区域地图的阅读,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和明确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2.加强贴近高考的典型题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三、三年高考回放</p><p>1.区域地理特征分析</p><p>(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colspan="2">区域要素</td> <td>具体内容</td> </tr> <tr> <td colspan="2">地理位置</td> <td>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td> </tr> <tr> <td colspan="2">地形特征</td> <td>地形种类、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势起伏、地形成因、地形对所在区域其他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td> </tr> <tr> <td colspan="2">气候特征</td> <td>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td> </tr> <tr> <td rowspan="3">河<br /> 流<br /> 特<br /> 征</td> <td>水文特征</td> <td>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td> </tr> <tr> <td>水系特征</td> <td>发源地、流向、河长、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落差、河流分段与注入海洋等水系特征</td> </tr> <tr> <td>开发利用</td> <td>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是开发内河航运</td> </tr> </tbody> </table>(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区域要素</td> <td>具体内容</td> </tr> <tr> <td>经济特征</td> <td>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及主要经济区的分布、贸易特点等方面</td> </tr> <tr> <td>农业</td> <td>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td> </tr> <tr> <td>工业</td> <td>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td> </tr> <tr> <td>城市</td> <td>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td> </tr> <tr> <td>交通</td> <td>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td> </tr> <tr> <td>人口特征</td> <td>从居民的语言、民族、宗教、人口数量与素质、性别比、人口年龄构成、人口迁移、城市人口比重等方面分析</td> </tr> </tbody> </table>2.区域差异的比较</p><p>(1)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p><p>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自然环境要素</td> <td>差异形成的原因</td> </tr> <tr> <td>气候</td> <td>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成了温度的不同;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降水的不同;寒暖流的流经也会对气侯产生影响</td> </tr> <tr> <td>地貌</td> <t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td> </tr> <tr> <td>水文</td> <td>气候、地形、植被等</td> </tr> <tr> <td>土壤</td> <td>气候、植被、人类生产活动等的差异</td> </tr> </tbody> </table>(2)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因素</p><p>人类活动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几个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人类活动方式</td> <td>差异形成的原因</td> </tr> <tr> <td>农业</td> <td>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td> </tr> <tr> <td>工业</td> <td>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td> </tr> <tr> <td>人口</td> <td>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td> </tr> <tr> <td>城市</td> <td>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td> </tr> <tr> <td>交通</td> <td>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td> </tr> </tbody> </table>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1)RS、GIS、GPS三者之间的区别</p><p>RS是一种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其本质是看的过程。而GIS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面。三者之间的区别具体见下表:</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项目</td> <td>遥感(RS)</td> <td>全球定位系统(GPS)</td> <td>地理信息系统(GIS)</td> </tr> <tr> <td>概念</td> <td>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td> <td>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td> <td>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td> </tr> <tr> <td>特点</td> <td>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小、获取信息量大等</td> <td>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td> <td>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快、内容更丰富灵活等</td> </tr> <tr> <td>系统构成</td> <td>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图像处理设以及相关技术</td> <td>包括空间星座(GPS卫星24颗)、地面控制系统、用户系统</td> <td>包括硬件设备、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和应用模型</td> </tr> <tr> <td>用途</td> <td>提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变化</td> <td>计算出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等</td> <td>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td> </tr> <tr> <td>应用</td> <td>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td> <td>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科技领域,并拓展到交通、探险领域等各行各业</td> <td>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领域。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td> </tr> </tbody> </table>(2)遥感技术的应用</p><p>遥感现已广泛应用于陆地资源调查、地质调查、测绘、环境监测、规划管理等活动,并为GIS提供大量的数据和图像。遥感主要应用于以下一些领域:</p><p><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colspan="2">应用领域</td> <td>具体内容</td> <td>备注</td> </tr> <tr> <td colspan="2">测绘制图</td> <td>目前,大比例尺地图大多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编制的,中小比例尺地图可用卫星遥感影像编制</td> <td>提高绘图的精确度与速度</td> </tr> <tr> <td rowspan="3">自然资源调查</td> <td>土地资源</td> <td>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壤干旱、盐碱化、沙化调查及监测</td> <td>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即时监测</td> </tr> <tr> <td>矿产资源</td> <td>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td> <td>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td> </tr> <tr> <td>生物<br /> 资源</td> <td>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td> <td>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td> </tr> <tr> <td colspan="2">环境监测</td> <td>对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进行监测和灾情评价</td> <td>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td> </tr> <tr> <td colspan="2">自然灾害监测</td> <td>对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进行监测和灾情评价</td> <td>有利于防灾减灾</td> </tr> </tbody> </table>(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p><p></p><p>(4)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p><p>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p></p><p>②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table align="center"> <tbody> <tr> <td>应用</td> <td>主要功能</td> </tr> <tr> <td>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td> <td>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td> </tr> <tr> <td>城市规划</td> <td>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td> </tr> <tr> <td>城市道路交通管理</td> <td>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td> </tr> <tr> <td>城市抗灾减灾</td> <td>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td> </tr> <tr> <td>城市环境管理</td> <td>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td> </tr> </tbody> </table>③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p><p>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p><p></p><p>(4) 3S技术的选取方法</p><p>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p><p>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的工作对象面。</p><p>在做 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的应用。</p><p>考点一: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p><p>【例1】(上海高考)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1)~(3)题。</p><p></p><p>(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p><p>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p><p>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p><p>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p><p>【答案】(1)D(2)C(3)B</p><p>【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交通不便,地广人稀,但矿产资源丰富。第(2)题,该地南部多为河流发源地,因此不可能为平原地带,故C正确。第(3)题,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开发北部的资源使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p><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p><p>考点二:区域差异的比较</p><p>【例2】(重庆高考)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1)~(2)题。</p><p></p><p>(1)两国相比()</p><p>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p><p>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p><p>(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p><p>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p><p>[获取和解读信息]看清图例,</p><p>图中土地产出效益的单位是105美元/公顷,故这里的产出是单位面积上土地的经济效益。</p><p>【答案】(1)A(2)D</p><p>【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土地产出效益:美国远高于巴西;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第(2)题,两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导致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p><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差异的比较知识。</p><p>考点三:地理信息技术</p><p>【例3】(福建高考)</p><p>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题。</p><p></p><p>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p><p>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总部调控生产 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研发中心创意</p><p>【答案】A</p><p>【解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与表达,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图中显示的是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是与之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组成部分。</p><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四、高考演练</p><p>1.(安徽联考)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p><p></p><p>(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p><p>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p><p>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p><p>(2)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p><p>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p><p>(3)若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则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p><p>A.生产技术先进 B.机械化程度高</p><p>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p><p>【答案】(1)C(2)D(3)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知识。第(1)题,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多沼泽。第(2)题,两区域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不同的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的。第(3)题,水稻种植需要劳动力较多,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p><p>2.(唐山一模)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1)~(2)题。</p><p></p><p>(1) 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在冬季主要盛行()</p><p>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p><p>(2)图示区域()</p><p>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p><p>C.湖泊一定为内陆湖 D.降水集中在夏季</p><p>【答案】(1)B (2) 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比较。第(1)题,由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西亚地区,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主要盛行西南风。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区域东、西部降水差异显著,说明其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由于该区域降水西多东少,说明地势大致西高东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图示湖泊有河流流入和流出,且靠近海洋,很可能是外流湖;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冬季。</p><p>3.(衡阳三模)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1)~(2)题。</p><p>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p><p>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p><p>(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p><p>A.大型垃圾处理场 B.水源保护区 C.汽车加油站 D.大型仓储式超市</p><p>【答案】(1)C (2) 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1)题,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备考区域地理3核心考点讲解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