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08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期末复习资料

<p><span>紧张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又要拉开帷幕。如何在短暂的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复习得轻松,有效、有序,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呢?</span>优学地理网<span>小编特与考生们分享的</span><strong>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strong><span>,欢迎阅读!</span></p><p><span><p><strong>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strong></p><p><strong>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strong></p><p><strong>一、解开地理之迷:</strong></p><p>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 5 世纪《易。系辞》西方:公元前 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p><p>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p><p>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p><p>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p><p>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p><p>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p><p>一、学会看地图:</p><p>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学习基础)</p><p>2、最早的地图:距今 2023 多年苏美尔人</p><p>3、地图的种类</p><p><strong>二、地图三要素:</strong></p><p>1、方向:</p><p>(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p><p>(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p><p>(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p><p>(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p><p>(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p><p>2、比例尺:</p><p>(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p><p>(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p><p>(3)大小比较:分子为 1 分母大,比例尺小</p><p>(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p><p>(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p><p>(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 1/2023 的比例尺</p><p>3、图例与注记:</p><p>(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p>(2)常用图例符号</p><p>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p><p>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p><p>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p><p>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p><p>(3)西经 20°和东经 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p><p>(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p><p>(5)北纬 23.5°与南纬 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p><p>(6)北纬 66.5°与南纬 66.5°:北极圈与南极圈</p><p>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低中高</p><p>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 度向东到东经 160 度为东半球,西经 20°向西到东经 160°为西半球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 180°,符号相反。</p><p>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p><p><strong>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strong></p><p><strong>一、海陆分布大势:</strong></p><p>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大于陆半球面积.</p><p><strong>二、七大洲和四大洋</strong></p><p>1、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峡;</p><p>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p><p>3、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p><p>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p><p>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p><p>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p><p>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p><p><strong>第三节世界的地形</strong></p><p><strong>一、陆地地形</strong></p><p>1、海拔与相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算</p><p>2、五种地形的比较</p><p>地大致地表地表形态世界之最</p><p>形海拔形态不同点类共同型点平200米地面海拔较低亚马孙平原以下起伏小</p><p>高500米海拔较高边缘青藏高原以上较陡峻(高)巴西高原(大)山500米地面海拔高坡陡谷科迪勒地以上崎岖深不平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系丘500米海拔低相对高————陵以下度小于 200 米————</p><p>盆海拔四周高中间低地不定</p><p>3、世界两大山系:</p><p>(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和安第斯山)</p><p>西岸为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p><p>(2)横穿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的山脉带: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p><p><strong>二、海底地形</strong></p><p>大陆架:坡度缓,水深在 200 米以内</p><p>大洋中脊:新海洋诞生的地方</p><p>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p><p>海沟: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p><p><strong>三、学看地形图</strong></p><p>1、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p><p>2、五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图</p><p>3、五种地形类型的表示图</p><p>4、颜色与地形:黄色——陆地,蓝色——水域,绿色——平原,大面积黄色或棕色——高原,长条形黄色或棕色——山脉,众多小块黄色——丘陵</p><p>5、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p><p>6、坡陡处等高线密集,坡缓处等高线稀疏</p><p>7、如何利用等高线爬山第四节</p><p>一、地表形态变化: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p><p>海洋——陆地: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生物化石;地中海不断缩小</p><p>陆地——海洋:台湾海峡森林林遗迹;东非大裂谷将形成海洋</p><p>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和假说内容</p><p>三、板块构造学说:1、内容2、解释了大陆漂移</p><p>四、火山和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火山地震带</p><p>本文章来源于优学地理网,更多地理复习资料请继续关注。<span></span></p></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期末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