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04

2023年高中地理期末复习选择题得分技巧

<p>期末复习备考时刻,考生们都经过多次模拟考、大小考,经常会发现每次丢分的问题其实都是相似的,那就要找到本身的学习“漏洞”,才能更针对性的加以克服。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strong>高中地理期末复习选择题得分技巧</strong>,希望大家纠正错误,取得好成绩。</p><p><strong>1</strong><strong>应试技巧</strong></p><p>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p><p>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p><p>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p><p>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p><p>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p><p>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p><p>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p><p>(1)因果颠倒</p><p>(2)前后矛盾 “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p><p>(3)表述绝对化 “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p><p>(4)概念混淆</p><p>(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 “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p><p>(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p><p>(7)与题干无关</p><p><strong>2</strong><strong>解题方法介绍</strong></p><p>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p><p>例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p><p>①太阳尘埃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②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p><p>③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通讯 ④ 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p><p>例如:(2023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p><p>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p><p>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p><p>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p><p>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p><p>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p><p>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p><p>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p><p>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p><p>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p><p>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p><p>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p><p>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p><p>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p><p>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p><p>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p><p>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p><p>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p><p>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p><p>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p><p>答案:B 点拨: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p><p>6、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p><p>例如:(2023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p><p>A.6月 B.7月 C.8月 D.9月</p><p>答案:C 点拨: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p><p><strong>3</strong><strong>选择题类型:</strong></p><p>1、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一定要看清楚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p><p>例一:(2023.四川高考)图1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p><p></p><p></p><p>1.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p><p>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p><p>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p><p>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p><p>2.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span>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span></p><p>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p><p>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p><p>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p><p>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p><p>2、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p><p>3、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p><p>注意:(1)弄清因果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p><p>(2)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p><p>例一:(2023.西安联考)从2023年入冬到2023年春节,华北多省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已达60年一遇。据此回答下题</p><p>(1)旱受本次旱灾影响,可能减产的粮食作物是( )</p><p>A玉米 B春小麦 C冬小麦 D水稻</p><p>(2)造成华北地区本次严重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p><p>A黄河为地上河,灌溉饮水不便</p><p>B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因结冰而断流</p><p>C锋面气旋活动异常活跃</p><p>D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南</p><p>4、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p><p>例一:(2023.上海高考)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p><p>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p><p>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p><p>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p><p>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p><p>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再用排除法即可选择正确顺序。</p><p>6、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p><p>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p><p>(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p><p>(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p><p><p>本文章来源于优学地理网,更详细全面的地理学习资料请继续关注。<span></span></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中地理期末复习选择题得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