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乡土地理,彰显地方特色
<p>综观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省自主命题的“地方化”特点明显。比如上海卷(十二)题、山东文综卷第29题、江苏卷第34题等,这些试题,关注乡土地理,彰显地方特色。考试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在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p><p>【例一】(2023年上海地理卷)(十二)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p><p>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努力。</p><p>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1"> <tbody> <tr> <td width="91"><p align="left">时期</p></td> <td width="540"><p align="left">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p></td></tr> <tr> <td width="91"><p align="left">九五期间</p></td> <td width="540"><p align="left">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成套设备、石油化工、钢铁、家电等</p></td></tr> <tr> <td width="91"><p align="left">十五期间</p></td> <td width="540"><p align="left">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p></td></tr> <tr> <td width="91"><p align="left">十一五期间</p></td> <td width="540"><p align="left">金融、集成电路、汽车、会展旅游、商贸、钢铁、航空航天、软件、生物技术与医药、移动通讯、物流、创意等</p></td></tr></tbody></table></p><p></p><p></p><p></p><p>47.按三大产业划分,“九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以第 产业为主,“十五”期间新增加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第 产业。2023年上海市第三产业。2023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同年的统计数据高出约 %,其原因是上海市具有 等优势。(至少答两点)</p><p>48.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p><p>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p><p>C.传统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p><p>49.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优化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在图3中的 (填字母)地区建成精品钢材基地,(填字母)地区建成国际汽车城, (填字母)地区建成船舶工业基地。在C处布局化学工业区的合理性在于(至少答两点)。</p><p></p><p></p><p>50.举例说明2023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p><p>【启示】本组题以上海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为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及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启示是自主命题的省市区的学生一定得多关注所在省市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多结合本省市区的实际进行案例分析,提高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本地区实际问题的能力。</p><p>【答案】47.二(1分)三(1分)10(1分)商贸繁荣;市场需求大;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任答两点得1分)</p><p>48.B(1分)</p><p>49.B(1分)A(1分)D(1分)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得1分)</p><p>50.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1分);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1分);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1分)</p><p>【例二】(2023年山东文综卷)2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p><p>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p><p>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2023~2023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1"> <tbody>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地区</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投资比重(%)</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地区</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投资比重(%)</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地区</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投资比重(%)</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济南</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5.36</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潍坊</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7.26</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临沂</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1.68</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青岛</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37.19</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济宁</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2.19</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德州</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2.13</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淄博</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4.14</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泰安</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1.16</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聊城</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0.98</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枣庄</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1.13</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威海</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10.19</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滨州</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1.14</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东营</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1.41</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日照</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1.59</p></td> <td width="73"><p align="left">荷泽</p></td> <td width="119"><p align="left">1.11</p></td></tr> <tr> <td width="77"><p align="left">烟台</p></td> <td width="126"><p align="left">19.21</p></td> <td width="62"><p align="left">莱芜</p></td> <td width="110"><p align="left">0.68</p></td> <td valign="top" width="73"><p align="left"></p></td> <td valign="top" width="119"><p align="left"></p></td></tr></tbody></table></p><p>(3)依据上表,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p><p>(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p><p>【启示】本题地方特色明显,密切联系实际。体现了“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及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在今后教学中要关注地方特色、开发乡土考试资源。关注了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在教学中仍将大力关注的。</p><p>【答案】(3)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p><p>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p><p>(4)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梅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p><p>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p><p>【例三】(2023年江苏地理卷)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下图分别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p><p> </p><p></p><p>(1)上右图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 处,主要原因是 。(4分)</p><p>(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2分)</p><p>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p><p>(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2分)</p><p>(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23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p><p>【启示】本题围绕江苏省的能源开发形成问题情境,试题选材和切入点都比较接近实际生活,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该题强调用探究性和研究乡学习方法来解决中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命题的主要方向。</p><p>【答案】(1)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p><p>(2)C</p><p>(3)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p><p>(4)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