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20:0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综甲

<p>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p><p>第Ⅰ卷</p><p>注意事项:</p><p>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p><p>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p><p>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图1是2023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p><p></p><p></p><p>图1</p><p>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p><p>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p><p>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p><p>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p><p>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p><p>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p><p>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p><p>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p><p>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p><p>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2,完成4~5题。</p><p></p><p></p><p>图2</p><p>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p><p>A.2023~2023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p><p>B.2023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p><p>C.2023~2023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p><p>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p><p>5.比较2023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p><p>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p><p>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p><p>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6~8题。</p><p>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p><p>A.原料地B.消费市场</p><p>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p><p>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p><p>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p><p>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p><p>8.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p><p>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p><p>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p><p>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p><p>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p><p>A.10时B.13时</p><p>C.16时D.19时</p><p>10.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p><p>A.东方B.西方</p><p>C.南方D.北方</p><p>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p><p>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p><p>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p><p>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p><p>A.金德B.木德</p><p>C.水德D.土德</p><p>13.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p><p>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p><p>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p><p>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p><p>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p><p>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p><p>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p><p>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p><p>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p><p>16.2023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p><p>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p><p>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p><p>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p><p>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p><p>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p><p>18.2023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p><p>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p><p>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p><p>19.据统计,到202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2023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p><p>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p><p>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p><p>20.2023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p><p>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p><p>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p>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p><p>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p><p>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p><p>22.2023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p><p>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p><p>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p><p>23.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p><p>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p><p>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p><p>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p><p>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p><p></p><p></p><p>图3</p><p>24.假设某企业2023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2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p><p>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p><p>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p><p>2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遍布城乡的加油站将不仅能为燃油汽车加油,还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气。加油站的这种变化表明</p><p>A.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B.企业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p><p>C.“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势 D.市场需求量变化决定产品供给</p><p>26.就业是民生之本。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市场的稳定。为了稳定就业,企业可采用的措施是</p><p>A.与员工协商薪酬 B.完善失业保险制度</p><p>C.提高生产效率 D.缩短劳动合同期限</p><p>27.2023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23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23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p><p>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p><p>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p><p>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p><p>A.①②B.②③</p><p>C.①③D.②④</p><p>28.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的依据是</p><p>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p><p>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p><p>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p><p>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p><p>A.①②B.②③</p><p>C.①④D.③④</p><p>29.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p><p>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p><p>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p><p>A.①②B.②③</p><p>C.①④D.③④</p><p>30.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p><p>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p><p>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p><p>③解决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p><p>④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p><p>A.①②B.②③</p><p>C.③④D.②④</p><p>31.在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对参加讨论的温家宝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总理认真回答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p><p>A.建议权和提案权 B.提案权和问责权</p><p>C.问责权和质询权 D.建议权和质询权</p><p>32.根据W市2023年4月起施行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政府决策承办单位向市政府报送重大行政决策备选方案时,市政府法制部门要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予提请市政府决策会议审议。这表明</p><p>①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环节</p><p>②政府没有法律授权不得行使权力</p><p>③政府法制部门形成对决策部门的制衡</p><p>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p><p>A.①②B.①③</p><p>C.②④D.③④</p><p>33.2023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这一规定</p><p>A.是对选民平等权利实现的保障 B.是对选民人格尊严权利的保护</p><p>C.是对选民自由表达意愿的保障 D.是维护选举秩序的重要措施</p><p>34.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2023年在江苏无锡举行。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论坛就佛教的修学体系、佛教的慈善关怀、佛教的国际交流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世界佛教论坛在我国举行</p><p>①表明佛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p>②说明佛教作为意识形态发生了新变化</p><p>③是我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p><p>④凸显了佛教在我国的教化作用</p><p>A.①②B.①③</p><p>C.②④D.③④</p><p>35.中共G市市委2023年颁发市委政治协商规程,规定重大政策在决策之前需经政治协商。在实施该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专题协商中,该市政协共提出77条意见;市政府采纳54条,部分采纳18条,其余5条给出了未采纳的原因。这一做法表明</p><p>①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p><p>②政治协商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p><p>③人民政协拥有重大政策的决定权</p><p>④政治协商的方式就是政协提出批评建议</p><p>A.①②B.①③</p><p>C.②④D.③④</p><p>第Ⅱ卷</p><p>注意事项:</p><p>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p><p>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p><p>3.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p><p>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p><p>图4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p><p></p><p></p><p>图4</p><p>(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p><p>(2)指出2023~2023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p><p>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一</p><p>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p><p>──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p><p>材料二</p><p>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p><p>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p><p>──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p><p>材料三</p><p>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2023年的15个增长到2023年的63个。从2023年到2023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p><p>──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p><p>(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p><p>(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p><p>(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p><p>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23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 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 656条,其中142 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23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p><p>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p><p>(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12分)</p><p>(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10分)</p><p>(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10分)</p><p>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p><p>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 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p><p>材料一</p><p>2023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2023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 523家,其中有1 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p><p>2023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2023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2023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p><p>──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p><p>材料二</p><p>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23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23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p><p>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p><p></p><p></p><p>图5</p><p>材料三</p><p>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p><p>2023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p><p>(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疏散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p><p>(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6分)</p><p>(3)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4分)</p><p>(提示:sin45°≈0.71)</p><p>A.1 300 km B.1 800 km</p><p>C.1 000 km D.2 100 km</p><p>(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时应采取的主要策略。(10分)</p><p>(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4分)</p><p>(6)结合本题材料和所学政治常识,分别说明中国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出发点和有利条件。(10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综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