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59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上)

<p></p><p>1.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p><p>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p><p>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p><p>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p><p>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p><p>解析:考查河流防洪方面的问题,河流在防洪时中上游应该怎样做?中下游又应该怎样做?它要求考生了解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治理取得的基本成就。该题具有中等的难度。答案:D</p><p>2.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公司、运输公司均属于()</p><p>A.生产区域专业化B.农业生产机械化C.生产过程专业化D.农业生产商品化</p><p>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上新出现的农业方式的变化的理解程度,属于人文地理的基本问题,作为考试试题则属于简单的问题。答案:C</p><p>3.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二次能源的是()</p><p>A.核电、焦炭、水能、煤气B.水电、蒸气、汽油、煤气</p><p>C.水电、焦炭、炼油、天然气D.火电、沼气、蒸气、风能</p><p>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日常大量接触的能源,是否有正确的理解。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氢等。答案:B</p><p>4.读所给城市平面图(图2-2-1)。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p><p>A.①微电子工业②纺织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化学工业</p><p>B.①纺织工业②化学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微电子工业</p><p>C.①食品工业②化学工业③微电子工业④纺织工业</p><p>D.①食品工业②纺织工业③化学工业④微电子工业</p><p>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工业布局常识和城市环境问题了解的情况,以及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答案:D</p><p>5.下列四地的工业布局属临海型的是()</p><p>A.匹兹堡B.伯明翰(英国)C.福山D.硅谷</p><p>解析:可以用排除法:匹兹堡、英国伯明翰都是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硅谷则是代表性的临空型工业。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答案:C</p><p>6.一下有关核电站特点得叙述错误的是()</p><p>A.核燃料的运输量小B.核电站的运转费用高C.建设核电站的投资多D.建设核电站的周期长</p><p>解析:考查核电知识点,考查背书能力。答案:B</p><p>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p><p>A.从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B.从西北部向大西洋沿岸</p><p>C.从大西洋沿岸北段向太平洋沿岸南段D.从阿拉斯加向五大湖附近</p><p>解析:考查的是考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国内迁移趋势。美国是这种迁移的有代表性的国家,其人口从发达的工业区,向生存优越的区域迁移。答案:C</p><p>8.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闽南三角地区建立了农业出口商品基地,不属于那里的主要产品有()</p><p>A.木材B.蔬菜C.花卉D.水果</p><p>解析:建立农业出口商品基地必须依赖当地的优势资源。该题主要考查高一下册“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有关知识。答案:A</p><p>9.分析下面各城市工业产值和结构示意图(图2-2-2),下面四组选项中,地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p><p></p><p></p><p>A.武汉、济南、自贡、太原B.唐山、十堰、兰洲、攀枝花</p><p>C.鞍山、丹东、吉林、铜陵D.包头、西安、大庆、本溪</p><p>解析:检查考生对主要城市产业结构的了解程度,四个城市中1、4都是冶金产业产值全部产业的一半以上。答案:C</p><p>10.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原因是()</p><p>A.珠江三角洲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香港B.珠江三角洲的地租地价高于香港</p><p>C.珠江三角洲的工资水平低于香港D.球江三角洲是国内主要经经济特区之一</p><p>解析:当时香港属于发达地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香港来说是落后地区,地价便宜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是导致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答案:C</p><p>11.分析下列城市工业产值结构示意图(图2-2-3),图序与地名排序相符的是()</p><p>A.大同、宜昌、珠海、唐山B.大同、宜昌、唐山、珠海</p><p>C.宜昌、大同、珠海、唐山D.宜昌、大同、唐山、珠海</p><p></p><p></p><p>解析:考查城市产业结构,大同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珠海为新兴的特区,城市面积小,没有传统的工业,所以,其产业构成中没有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的工业类型。答案:C</p><p>12.分析图2-2-4,下列选项正确的是()</p><p>A.造纸厂由①搬迁到②,MN段铁路由③改线到④</p><p>B.造纸厂由①搬迁到⑦,MN段铁路仍保留在③的位置</p><p>C.①、⑥、⑦分别规划为商业区、科研文教区和纺织工业区</p><p>D.②、⑤、⑥分别规划为工业区、科研文教区和商业区</p><p>解析:考查城市布局,在A、B两个选项中,铁路运输为陆地运输的动脉,但是对城市居民有较强的噪声污染,故在城市的改造中,将铁路线由城市中心迁移出去是正确的;商业区布局有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⑥一方面都不优,显然不正确。答案:A</p><p>13.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p><p></p><p>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p><p>解析:考查日常生活常识。答案:D</p><p>14.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p><p>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p><p>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p><p>解析:考查对农业生产中水资源问题的认识。答案:D</p><p>15.关于图2-2-5的错误选项是()</p><p></p><p>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p><p>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p>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p><p>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p><p>解析:该题给出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的生态工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的优点是既节约原料、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所以水资源的消耗增加是错误的。答案C。</p><p>16.2023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数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的排列()</p><p>A.</p><p>B.</p><p></p><p>C.</p><p>D.</p><p></p><p>解析:考查几个大国的面积和人口密度的定义。三个国家中俄罗斯面积最大,而人口又是最少、显然应该是排列在最前边。答案:C</p><p>17.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表现有()</p><p>A.全球粮食产量严重不足B.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过高,粮食不能自给</p><p>C.世界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衡D.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比较落后</p><p>解析:考查世界农业生产问题、粮食问题和人口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答案:C</p><p>18.海尔集团将电冰箱等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并不是依靠()</p><p>A.企业的全球战略B.对欧美人消费特点的掌握</p><p>C.世界级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理念D.自然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地理位置优势</p><p>解析:考查高一下册的工业布局的有关知识。答案:D</p><p>19.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p><p>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p><p>解析:考查西北农业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对西北自然条件的了解程度。答案:D</p><p>20.自然保护区名称与主要保护对象相对应的是()</p><p></p><p>A.鼎湖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p><p>C.盐城-红树林生态系统D.锡林郭勒-绿洲生态系统</p><p>解析: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中国自然带的的认知程度。答案:B</p><p>21.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p><p>A.重金属B.热水C.粉尘D.废气</p><p>解析:表面考查核电站污染问题,实则是考查海洋污染问题。答案:B</p><p>22.图2-2-6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p><p>解析:本题关键是要善于从坐标图中分析出城郊农业的特点,考查农业布局的有关知识。答案:B</p><p></p><p></p><p>23.图2-2-7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p><p>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B.①果园②林地③耕地</p><p>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 D.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p><p>解析:考查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有关知识点。答案:D</p><p>24.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p><p>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p><p>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p><p>解析:考查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答案:D</p><p>25.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p><p>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p><p>解析:考查中国的自然带的有关知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而此线位于34°N附近,显然甲点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无图考图。</p><p>26.将农业的输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p><p>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p><p>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p><p>解析:考核对基本概念归类的能力,属于简单题。答案:A</p><p>27.2023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有()</p><p>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p><p>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p><p>解析:考查对影响商品价格各种因素的认识,可以用排除法逐个排除错误答案。答案:C</p><p>28.由图2-2-8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p><p></p><p>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p><p>解析:该题给出的是以坐标图形式出现的示意图,用以说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大致情况。要求考生能够从图中曲线的图形变化上,分析判断出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和速度。三个发展阶段中,①时期城市化水平低,速度缓慢;②时期城市化水平快速升高;③时期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发展趋于停止。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情况特点。答案:C</p><p>29.图2-2-9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p><p></p><p>A.①B.②C.③D.④</p><p>解析:该题以坐标图形式给出了基础资料: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答案:C</p><p>30.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p><p>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p><p>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p><p>C.玉米、高粱、大豆、油茶</p><p>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p><p>解析: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看选项中是否有完全不能在松嫩平原生长的作物。如该题中的油茶、冬小麦和黄麻。所以,解这类题的方便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去掉不可选项。答案:A</p><p>31.读下面自然保护区、宗教名山、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不含六大古都)分布图(图2—3—1)。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p><p></p><p></p><p>A.宗教名山图、古都图、自然保护区图、历史文化名城图</p><p>B.历史文化名城图、自然保护区图、古都图、宗教名山图</p><p>C.自然保护区图、历史文化名城图、古都图、宗教名山图</p><p>D.历史文化名城图、自然保护区图、宗教名山图、古都图</p><p>解析:关键是从熟悉的一项入手。如熟悉六大古都,立即可以发现,第三幅图是古都分布图,正确选项必须在中间两项之中。发现东北边境的长白山是独特的,那第二幅图必须是自然保护区图。答案:B</p><p>32.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有()</p><p>A.江汉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B.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和洞庭湖平原</p><p>C.成都平原和南疆D.江淮地区和鄱阳湖平原</p><p>解析:考查考生对主要商品粮基地的掌握情况。答案:D</p><p>3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应是()</p><p>A.在上游和下游控制凌汛B.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p><p>C.在干流兴建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D.在下游加固河堤,开展引黄淤灌</p><p>解析:考查治理黄河问题的关键。治理黄河的重点在下游的水患,水患的成因在于泥沙含量太大,而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答案: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00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