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
<p>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p><p>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p><p>第Ⅰ卷</p><p>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1回答1~2题。</p><p></p><p></p><p>图1</p><p>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p><p>A.b地──已经升起B.c地──为正午</p><p>C.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p><p>2.在d地观察太阳,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p><p>A.3:00东北方B.8:00西南方</p><p>C.15:00西北方 D.19:00东南方</p><p>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2)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3),回答3~4题。</p><p></p><p> </p><p></p><p>图2图3</p><p>3.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3中的</p><p>A.a点B.b点 C.c点D.d点</p><p>4.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平距离为</p><p></p><p></p><p>A.900米 B.2023米 C.2023米 D.2023米</p><p>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4,单位:百柏),回答5~6题。</p><p>5.图4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p><p>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p><p></p><p></p><p>图4</p><p>6.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p><p>A.巴黎──3℃,35mm B.旧金山──14℃,51mm</p><p>C.莫斯科──20℃,75mm D.孟买──28℃,6mm</p><p>读我国四条山脉迎民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图5),回答7~8题。</p><p></p><p></p><p>图5</p><p>7.图5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p><p>A.a B.b C.c D.d</p><p>8.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p><p>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p><p>图6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9~10题。</p><p></p><p></p><p>图6</p><p>9.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p><p>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p><p>10.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新建住宅区应选在</p><p>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p><p>第Ⅱ卷</p><p>36.(26分)读我国两区域图(图10),回答问题。</p><p></p><p></p><p>图10</p><p>(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4分)</p><p>(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4分)</p><p>(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8分)</p><p>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3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p><p>(4)(4)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4分)</p><p>(5)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6分)</p><p>39.(39)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p><p>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p><p></p><p></p><p>图13</p><p>(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3分)</p><p>(2)依据图13,指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6分)</p><p>(3)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p><p>材料二</p><p>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至2023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均为2023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2023年为39%,2023年为5.5%,2023年降至0.0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23年达到2023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23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p><p>(4)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12分)</p><p>天津市为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了结构多样化的城效农业。</p><p>(5)据图14说明本市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p><p></p><p></p><p>图14</p><p>(6)参考范例,用简练词语(不多于8个字)分别概括某乡镇农业持续发展三类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6分)</p><p>范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定期组织农业科技培训。</p><p>优化农业人口</p><p>①采用喷灌、滴灌;施行间作、套种;冬季发展大棚农业。</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用农家肥,少用化肥;生物治虫,少用农药;发展沼气,少用矿物燃料。</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选用优良品种,集约化生产;开拓销售渠道。</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7)若在本市推广上述某些措施,能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4分)</p><p>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p><p>Ⅰ卷</p><p>1.C2.C3.A4.B5.A6.C7.B8.C9.D10.D</p><p>Ⅱ卷</p><p>36.(26分)</p><p>(1)长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p><p>渭河:地势西高东低.</p><p>(2)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p><p>(3)a城市:地表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邻近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p><p>b城市: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邻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p><p>(4)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b城市旅游资源为人文景观。</p><p>(5)a城市: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b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更高。</p><p>39.(39分)</p><p>(1)农本思想;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p><p>(2)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原因:实行“摊丁人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政府政策调整;民族工商业和外贸有所发展;外国资本渗入。</p><p>(3)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p><p>(4)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农业税收政策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p><p>②要坚持全国地看问题,农业税收政策是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出发确定的。</p><p>③要坚持发展地看问题,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p><p>(5)海岸线长,沿海滩涂地广,适合发展海水养殖;湖泊,水库和注定较多,适合发展淡水养殖。</p><p>(6)①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③发展商品农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p><p>(7)旱灾(虫灾);寒潮(冻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