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57

2023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人口与地理环境

<p>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回答1~3题。</p><p></p><p>1.2023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p><p>A.10%B.20%C.30%D.40%</p><p>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p><p>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p><p>3.2023~2023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p><p>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p><p>【解析】本题考查了城镇化水平的计算、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⑴城镇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需要读图计算:2023年城市人口为20230万人,总人口是城市人口20230+乡村人口20230=20230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20%。⑵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就是90年代后期。⑶2023~2023年,该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人口有减少的趋势,A、B错。郊区化指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图中没有反应这一过程。</p><p></p><p></p><p>【答案】1.B 2.D 3.C</p><p>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5题。</p><p>4.2023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p><p>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p><p>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p><p>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5.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p><p>A.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 B.持续、稳定的人口政策C.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自然灾害不断增多</p><p>【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而人口死亡率则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5.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p><p>【答案】4.C 5.B</p><p>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近代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四城市人口规模大致相同,判断回答6~8题。</p><p></p><p></p><p>6.四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7.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8.长假期间,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这种现象属于( )</p><p>A.人口流动B.省际人口迁移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p><p>【解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人口迁入最多的④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要看人口出生数和死亡数,②④城市的自然增长是负值,长假期间,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这种现象属于人口流动,不是人口迁移。</p><p>【答案】6.D 7.C 8.A</p><p>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读下表:2023、202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单位:万公顷),完成9~11题。</p><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202300" cellpadding="2" width="90%"> <tbody> <tr> <td><p align="center">年份</p></td> <td><p align="center">耕地</p></td> <td><p align="center">林地</p></td> <td><p align="center">园地</p></td> <td><p align="center">牧草地</p></td> <td><p align="center">其他农用地</p></td></tr> <tr> <td><p align="center">2023</p></td> <td><p align="center">20232</p></td> <td><p align="center">20235</p></td> <td><p align="center">2023</p></td> <td><p align="center">20238</p></td> <td><p align="center">2023</p></td></tr> <tr> <td><p align="center">2023</p></td> <td><p align="center">20233</p></td> <td><p align="center">20232</p></td> <td><p align="center">2023</p></td> <td><p align="center">20232</p></td> <td><p align="center">2023</p></td></tr></tbody></table></p><p>9.2023年比2023年林地大幅增加,新增林地最可能位于()</p><p>A.西北干旱区 B.东北林区 C.西南林区 D.生态脆弱区</p><p>10.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图是()</p><p></p><p></p><p>11.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p><p>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开放程度提高 C.环境质量改善 D.消费水平提高</p><p>【解析】2023年比2023年林地大幅增加,新增林地位于适宜造林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北干旱区不适宜造林,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森林本来就已很丰富,故第9题选D。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容量趋于下降趋势,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还湖等生态措施的建设,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我国的环境容量有了很大提高。第10题选D,11题选C。</p><p></p><p></p><p>【答案】9.D10.D11.C</p><p>近年来,中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23年来沪人员总量近六百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读我国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12~13题。</p><p>12.下列因素中与我国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p><p>A.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p><p>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p><p>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p><p>D.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p><p>1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p><p>A.东部到西部 B.农村到城市 C.平原到山区 D.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p><p>【解析】12.D选项颇有迷惑性,但与其它三个选项相比较,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迁移关联性不大。13.本题相对简单,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西部到东部、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p><p>【答案】12.D 13.B</p><p>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以下14~15题。</p><p></p><p></p><p>14.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p><p>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p><p>15.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p><p>A.北欧 B.非洲 C.东南亚 D.南美洲</p><p>【解析】结合书本上的相关知识,不难作答。4.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过程由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乙甲丙丁反映了这一趋势。能够全部经历这四种人口增长模式演变过程,目前处于现代型的大多为发达国家。</p><p>【答案】14.B 15.A</p><p>16.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p><p></p><p></p><p>(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p><p>(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p><p>(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p>【解析】甲图反映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形态下人口的增长情况,乙图说明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出现不协调;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开始呈现全面的不协调,这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第(2)题以人们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为例,分析生态环境的反馈作用。第(3)题则要求对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实质上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决定的。</p><p>【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p><p>(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人口与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