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45

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六测试题(2)

<p>23. 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p><p>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p><p>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化也很大</p><p>③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p><p>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p><p>24.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p><p>①山地多,平原少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p><p></p><p></p><p>25.右图是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从图中可知( )</p><p>A. 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p><p>B. 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水资源丰富</p><p>C. 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p><p>D. 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p><p>下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p><p></p><p></p><p>26.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p><p>A. 秦岭 B. 昆仑山C. 巴颜喀拉山 D. 南岭</p><p>27.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p><p>B. 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p><p>C. 图示区域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发生</p><p>D. 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p><p>28.如图所示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p><p>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p><p>B.图示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p><p>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p><p>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等环境问题</p><p>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29~30题。</p><p>29.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 )</p><p>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p><p>C.防风固沙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p><p>30.北京市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作为北京市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北京西部构建“西部生态带”的主要原因是( )</p><p>①西部地区为山区 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p><p>③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 ④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位于西部地区</p><p>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p><p>31.据研究,2023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p><p>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p><p>①人口问题②对植被的破坏 ③政治动荡④旱灾频繁</p><p>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p><p>32.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p><p>A.变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B.建设“草库伦”</p><p>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D.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p><p>33.南北半球同时发生的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可能的看法是()</p><p>A.此时韩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p><p>B. 此时澳大利亚不应该出现沙尘暴</p><p></p><p>C.此时韩国和澳大利亚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p><p>D. 此时韩国爆发的可能不是沙尘暴</p><p>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三河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结合下图回答34~35题。</p><p>34.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p><p>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p><p>B.冰川湿地萎缩</p><p>C.生物多样性增加</p><p>D.水土流失明显</p><p>35.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p><p>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②以草定畜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④大力植树造林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p><p>读下图,回答36~37题。</p><p></p><p></p><p>36.有关渔业产量的叙述,与上图不相符的是( )</p><p>A. 当捕鱼量达到C点时,鱼群就耗竭到无法再生产,无鱼可捕</p><p>B. OX表示与最大捕捞量相适应的最大资源再生量</p><p>C. 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以使渔业产量持续增长</p><p>D. 一旦捕捞量超过X点,渔业产量将开始下降</p><p>37.2023年12月,湖南省宣布洞庭湖区开始实行“冬季休渔”,其目的是( )</p><p>A. 冬季寒冷,鱼类资源种类单一</p><p>B. 为本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一项措施</p><p>C. 每年冬季有许多鱼类在此过冬,为保珍稀鱼类不至于减少</p><p>D. 冬季鱼市需求量少</p><p>38.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气候较干</p><p>B. 一些地区的人们环境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维护轻建设是形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p><p>C.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是由自然原因造成</p><p>D.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减少</p><p>据报道,近些年来,日本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材料回答39~40题。</p><p>39.日本政府认为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应该是( )</p><p>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B.不开采自然资源</p><p>C.最佳生产、最少消费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p><p>40.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概念的是( )</p><p>A.秸杆燃烧后灰还田B.推广使用干电池</p><p>C.采富矿弃贫矿D.用牛粪培育蘑菇</p><p>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41题。</p><p></p><p>41.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p><p>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p><p>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p><p>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p><p>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p><p>2023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流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42~43题。</p><p>42.《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p><p>A. 美国 B. 加拿大 C. 法国 D. 意大利</p><p>43.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p><p>①杀菌消毒 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p><p>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 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p>44.某校学生为了实践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举办了一场环保辩论会。环保辩论会的基本步骤是( )</p><p>A. 确定辩题-举行辩论会-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交流活动体会</p><p>B. 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交流活动体会-确定辩题-举行辩论会</p><p>C. 举行辩论会-交流活动体会-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确定辩题</p><p>D. 确定辩题-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举行辩论会-交流活动体会</p><p>45.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参与环保活动B.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p><p>C.学生与可持续发展没有关系D.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产品</p><p>参考答案:</p><p>23.A 24.B 25.C 26.C 27.B 28.D 29.B 30.D 31.D 32.D 33.A 34.C 35.C 36.D 37.C 38.A 39.D 40.D 41.A 42.B 43.B 44.D 45.A</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六测试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