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44

高中地理几个常见疑难问题的思考

<p>一、黄赤交角问题</p><p>1.黄赤交角与五带范围变化</p><p>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是23°26′(如右图1),这个度数正好等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即90?-黄赤交角=极圈度数。而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如果黄赤交角度数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南回归线向南移动,阳光直射范围增大,则热带范围增大;北极圈向南移动,南极圈向北移动,寒带范围增大;而中间的温带范围变小。如左下图所示:</p><p>反之,黄赤交角减小,回归线度数减小,极圈度数变大,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南回归线向北移动,阳光直射范围减小,则热带范围减小;北极圈向北移动,南极圈向南移动,寒带范围减小;而中间的温带范围变大。</p><p></p><p>2.黄赤交角与昼夜长度之间的关系</p><p>以北半球七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例,当黄赤交角为现在的度数的时候,太阳光照线为A,晨昏线为BC,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与夜长之比为a/b,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太阳光照线为A?,晨昏线为B?C?,昼长与夜长之比为a?/b?,通过观察比较发现a/b〉a?/b?,由此可知,黄赤交角变大,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与夜长比值增大。当南半球一月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候,黄赤交角变大,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与夜长比值增大;北半球中低纬度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如右图示。</p><p>二、地球自转和物体偏移方向问题</p><p>1.观察地球自转方向</p><p>根据:地理上方向判定(上北下南)</p><p>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拇指向上(表示在北极上空观察),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拇指向下(表示南极上空观察),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如右图所示。</p><p>2.物体偏移方向的判定</p><p>根据:地理上方向判定(上北下南);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移现象。</p><p>(1)北半球运动物体偏移方向:向右偏移</p><p>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手心向上(表示北半球),四指前伸,指示运动方向,则拇指方向即为运动物体偏移方向。如图:A.表示北半球运动物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移动(从南向北);B.表示北半球运动物体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移动(由北向南)C.表示北半球运动物体由东向西移动D.表示北半球运动物体由西向东移动。(图中a为物体运动方向,b为物体偏移方向)</p><p>(2)南半球运动物体偏移方向:向左偏移</p><p>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手心向下(表示南半球),四指前伸,指示运动方向,则拇指方向即为运动物体偏移方向。如图:A′、表示南半球运动物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移动(从北向南);B′、表示南半球运动物体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移动(由南向北)C′、表示南半球运动物体由东向西移动D′、表示南半球运动物体由西向东移动。(图中a为物体运动方向,b为物体偏移方向)</p><p>三、气旋反气旋、风带气压带问题</p><p>1.气旋和反气旋的判定</p><p>根据:地理上方向判定(上北下南)</p><p>(1)气旋的判定:气旋是低气压中心,空气呈上升运动。</p><p>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拇指向上(表示在北半球气旋),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运动方向(逆时针);拇指向下(表示南半球气旋),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运动方向(顺时针)如图所示。</p><p>(2)反气旋的判定:反气旋是高气压中心,空气呈下沉运动。</p><p>左手判定法则:伸出左手,拇指向上(表示在北半球反气旋),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运动方向(顺时针);拇指向下(表示南半球反气旋),其余四指弯曲方向即为运动方向(逆时针)如图所示。</p><p>2.风带和气压带的问题</p><p>(1)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低压为对称,南北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p><p>(2)风向的的判定,北半球右手判定,南半球左手判定。</p><p>右手判定法则:伸出右手,手掌伸开,手心向上,拇指与四指垂直,四指由高压指向低压,则拇指弧形屈指方向为风向。</p><p>左手判断法则:伸出左手,手掌伸开,手心向上,拇指与四指垂直,四指由高压指向低压,则拇指弧形屈指方向为风向。</p><p>利用左右手判断法则,很容易确定出风带的风向和风带名称。见右侧风带气压带示意图。</p><p>四、洋流和等温线问题</p><p>先看一道选择题。</p><p>下列关于等温线叙述正确的是:(AC)</p><p>A.北半球暖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B.南半球寒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p><p>C.在寒流附近等温线均向低纬凸出D.在暖流附近等温线均向低纬凸出</p><p>此题考察了等温线的判读,洋流对海水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南、北半球高纬低纬变化规律。</p><p>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有关等温线和洋流的一些知识。</p><p>1.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表示气温比同纬度邻近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表示气温比同纬度邻近地区低。</p><p>2.暖流流过海域,水温比同纬度邻近地区高,等温线向高纬方向(低温方向)凸出,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经过的海域温度升高;寒流流过海域,水温比同纬度邻近地区低,等温线向低纬方向(高温方向)凸出,寒流具有减温减湿作用,所以经过的海域温度降低。</p><p>北半球寒暖流与等温线凸出方向南半球寒暖流与等温线凸出方向</p><p></p><p>12℃(60?N)12℃(20?S)</p><p>15℃(40?N)15℃(40?S)</p><p>18℃(20?N)18℃(60?S)</p><p>左边箭头向上的是暖流左边箭头向下的是暖流。</p><p>右边箭头向下的是寒流右边箭头向上的是寒流。</p><p>3.北半球冬季(1月)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同纬度地区大陆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夏季(7月)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同纬度地区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气温。</p><p>南半球冬季(7月)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南)凸出,夏季(1月)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北)凸出。</p><p>北半球冬季(1月)等温线凸出方向北半球夏季(7月)等温线凸出方向。</p><p>南半球夏季(1月)等温线凸出方向南半球冬季(7月)等温线凸出方向。</p><p></p><p></p><p>12℃(60?N)12℃(60?N)</p><p>15℃(40?N)15℃(40?N)</p><p>18℃(20?N)18℃(20?N)</p><p>(两幅图左边均为陆地,右边均为海洋)</p><p>从上边两幅图可以看出,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大陆等温线一月都向南凸出,7月都向北凸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几个常见疑难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