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37

第一册《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p></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p><p>〔导语〕“古往今来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23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带着太阳女神的问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长阿姆斯特朗上校眼帘的地球是一轮蓝色的圆圆的星球。〔投影:地球卫星照片〕人类是怎样逐步地认识到地球的形状的呢?〔设问导入,板书课题〕。</p><p>二、新授。</p><p>1、天圆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空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投影:天圆地方〕</p><p>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只漂浮在大海中的巨大海龟。</p><p>〔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隔断了古印度同亚洲其它地区的陆上联系,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三面环绕,使古印度人无法理会海外的世界。〕</p><p>3、有趣的地理现象:〔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的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p><p>〔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影子的边缘是圆的。</p><p>4、地球是球状的朴素地理思想的产生。</p><p>〔1〕古代人们在沿着任一直线上的不同地点,每天同一时刻观察天象,天空星辰高度有规律地升降。说明地球是球状的〔理解的地面相当于现今的大地水准面〕。</p><p>〔2〕人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推测地球是个球体。</p><p>〔3〕如果地球是球状体,那么沿着一定方向航海,一定能回到出发点〔起点〕。为证明这一点,航海冒险家们进行了艰苦的冒险历程。</p><p>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美国以其姓名命名哥伦比亚州、哥伦比亚特区〕。</p><p>亚美利加发现美洲大陆〔以其姓名命名的大洲:南、北亚美利亚洲〕。</p><p>5、麦哲伦探险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划时代的地理意义。</p><p>〔放录音: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以近200名航海家的生命为代价,实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具有划时代的地理意义。</p><p>6、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和大地测量技术的突飞猛进,从理论和实际上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这一客观事实。</p><p>〔过渡:从七千万年前的第三纪结束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然的探索,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哥伦布、亚美利加、牛顿、阿姆斯特朗,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一串名字。那么已得到证明的球状的地球有多大呢?〕</p><p>7、地球的大小:〔投影:地球的大小〕</p><p>引导学生读出相关数据:</p><p>R=2023km〔记忆:在祖国风景秀丽的庐山上吃鱼的感觉一定是很美妙的〕。</p><p>C=20230km〔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p><p>S=5.1亿平方km</p><p>三、小结:</p><p>1、人类为探索地球的形状进行了不懈地努力。</p><p>2、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2023千米的大球体,其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p><p>四、教学反馈与发散思维训练:</p><p>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体会“天圆地方”的说法。</p><p>2、从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p><p>五、基本训练:</p><p>1、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p><p>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是千米,表面积是平方千米。</p><p>六、板书设计:(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册《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