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31

《褶皱山》教学设计优秀范例

<p>【课程标准】</p><p>1.以褶皱山为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p><p>2.了解褶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p><p>【教学目标】</p><p>知识和技能:</p><p>了解褶皱和褶皱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p><p>过程与方法:</p><p>阅读褶皱示意图,分析褶皱成因及地貌表现,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山地的形成原因,认识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但是有规律可循,可以被认识的。</p><p>【教学重难点】</p><p>岩层分布不完整情况下:背斜,向斜的判别</p><p>【教学方法】</p><p>探究法</p><p>白板,flash动画</p><p>【教学过程】</p><p>教学设计</p><p>教师活动</p><p>学生活动</p><p>褶</p><p>皱</p><p>山</p><p>【引入】播放ppt褶皱山脉岩层的图片和世界名山,看图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p><p>【设问】当你们看到这些自然景观是有没有产生疑惑呢?这些山是怎么形成的,岩层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刚才看到的其中一种山地的形成原因。播放ppt “褶皱山”</p><p>【进入重点】</p><p>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p><p>2.播放ppt里的动画:沉积岩形成 提问:问题1</p><p>提问:问题2</p><p>追问;</p><p>3.播放ppt中的动画</p><p>讲解;</p><p>播放ppt引导学生认图;</p><p>4.这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p><p>播放ppt 中的动画 进行探究,引入岩层再次在外力作用下的情况,及地貌的变化;</p><p>讲解;</p><p>5 .探究1</p><p>探究2</p><p>6.小结:对一节课进行总结</p><p>学生读图</p><p>学生思考完后回答问题</p><p>学生看动画,从动画中获取地理信息</p><p>并思考问题,思考后回答</p><p>学生读图</p><p>学生认图,引起思维冲突,读图,分析岩层和岩层的变化的原因。</p><p>判断内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态</p><p>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p><p>【板书设计】</p><p>内力作用——褶皱山——背斜成山</p><p>向斜成谷</p><p>外力作用——背斜成谷——判断——新老关系</p><p>向斜成山</p><p>意义——找矿,找水,工程——找矿</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褶皱山》教学设计优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