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9:09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和防御

<p>一、课型和教材分析</p><p>1.课型:活动课与拓展课</p><p>依据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应及时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本节课在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季风气候显著”的基础上整合了珠海的“灾害性天气”的相关乡土教学素材,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了解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的基础上,知道其主要的防御措施,并拓展安全教育方面内容,意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p><p>2.教材的分析</p><p>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季节气候显著”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季风的活动及影响范围”“季风带来的利弊”。在第三部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利弊”内容,课文是以活动题的形式出现。</p><p>“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半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季风的形成、季风的活动与影响”部分知识的基础上作的活动题。是对教材正文部分的补充、加深与拓展。</p><p>珠海位于珠江口,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90%,暴雨、台风、寒潮(冷空气)均与季风有关。本节课结合珠海乡土地理素材,分析三者的成因,并拓展气象防御等。</p><p>联系实际,分析冷空气、暴雨、台风与季风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p><p>二、学生情况分析</p><p>斗门区是台风多发区,学生对每年几次受台风的影响感受很深,部分学生来自斗门农村地区,对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更为直接的感受。在2023年的一次暴雨中,一名中学生在放学途中失足掉进排洪渠,失去了生命。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同学们对此记忆犹新。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契机,它必定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而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p><p>本节课以活动课形式完成。学生利用上网先查找珠海有关气象灾害方面的材料,阅读、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材料,作为上课用的材料。目的在于以乡土地理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培养学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安全教育。</p><p>三、教学目标</p><p>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下主要的灾害性天气。</p><p>2.联系实际,分析冷空气、暴雨、台风与季风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p><p>3.以乡土地理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安全教育。</p><p>知识与技能</p><p>1.认识在季风气候下我市(珠海)主要气象灾害。</p><p>2.运用季风的影响、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带的推移等知识分析冷空气、台风、暴雨的成因。</p><p>3.了解三者的御警信号及防御措施。</p><p>过程与方法</p><p>1.联系理论与实际,说明三种气象灾害的成因。</p><p>2.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录像材料,说明气象灾害对我市的影响。</p><p>3.关注气象灾害,培养灾害防御的生存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通过课外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材料的能力。</p><p>2.树立防灾、减灾和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知道,在遇上暴雨、台风时,该怎么做。</p><p>教学的难点:寒潮、暴雨与季风强弱的关系,台风的运动方向与季风的关系。</p><p>四、教学法学法</p><p>1.启发式讲授。</p><p>2.小组合作性学习。</p><p>3.指导读图,分析成因,利用数据说明问题。</p><p>五、教学材料的准备</p><p>1.多媒体平台。</p><p>2.教学素材有:</p><p>①珠海气象灾害小资料、气象的预警信号(来自珠海气象网)。</p><p>②珠海暴雨资料、图片。</p><p>③斗门井岸城区的台风录像材料。</p><p>④近年影响斗门的台风资料。</p><p>⑤2023年雪灾斗门白蕉镇农业受损的材料(新闻录像)。</p><p>六、课时安排:一节</p><p>七、课外探究:学生网上查找有关珠海市灾害性天气的相关资料。</p><p>八、课堂教学过程</p><p>导入新课:以回顾季风气候知识引入教学</p><p>教师设立问题:珠海市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本地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体验回答。</p><p>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也表现本节课的教学意图。</p><p>学生活动1:小组展示自己的课外探究学习成果:介绍珠海主要自然灾害,并把有关材料在电脑上展示出来。</p><p>活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能力。</p><p>学生活动2:大屏幕展示2023年春雪灾珠海市斗门区农业受损情况。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什么是寒潮?寒潮会带来哪些灾害?2.结合季风气候的知识,分析寒潮产生的原因,与冬季风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各小组根据前一节课的知识分析,并选用合适的地图说明问题,小组代表上讲台做解说)</p><p>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寒潮与冷空气的概念与区别,并据图指出,珠海地处我国最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因此受寒潮的影响不显著,每年多受冷空气的影响。</p><p>寒潮来临时,人们该怎么做?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p><p>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选用地图,并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p>学生活动3:(1)展示2023年,珠海受暴雨影响的相关图片和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合图片,讨论下列问题:暴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哪些危害?(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回答问题,其中,有同学提到2023年一次暴雨中有学生丧生的事件。)</p><p>(2)结合季风气候的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动态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学生分析暴雨产生的条件。)</p><p>(3)暴雨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做?(设立不同的场景让学生选择:在路上、刚好放学、正在旅游等)</p><p>活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教师点拨:当暴雨时间过长时会带来什么灾害?(洪涝)</p><p>承转:当夏季风较强时,很容易产生暴雨。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带来暴雨?(不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所知,台风会带来暴雨)</p><p>学生活动4:课件展示</p><p>(1)台风过境时录像:学生重新感受台风过境时的天气状况。</p><p>(2)台风过后的斗门城区各街道受损情况。</p><p>学生讨论一下问题:台风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怎样?会带来哪些灾害?</p><p>教师设疑:台风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强大的破坏力?(学生根据预习的结果,在屏幕上显示图片、讲解自己对台风的理解。)教师明确台风的含义:是热带气旋最强的一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呼: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称台风,主要影响亚洲东部与我国沿海地区,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称飓风,主要影响亚洲南部与北美洲东海岸。</p><p>教师引导设问:影响我市的台风通常在哪个季节?(学生回答:夏、秋季)</p><p>为什么台风经常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市?请同学们观察2023年03号台风:在珠海正面登陆的台风艾伦的移动路径图,气旋的移动与什么季风有关?(到此,学生已经明白:是夏季风把气旋从太平洋热带洋面上带来,因此台风对本地的影响多在夏季。)</p><p>(3)展示从气象局取得的近年影响珠海的台风个数数据:略。</p><p>当台风影响并不太严重时,台风的到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根据日常的经验回答:当台风影响不严重时,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在暑假时可以缓解暑热。)</p><p>提出问题:当台风来临时,人们如何应对?(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台风可以从天气预报中提前得知,人们可以做好各种防风防雨的工作来减轻由台风带来的损失。)</p><p>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图片反映台风的本质,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用台风路径图反映我国沿海受台风影响与夏季风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关于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的认识,从而达到课标的教学要求。</p><p>教师提出总结性的问题:寒潮、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都可以通过气象监测来预报并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作为学生,我们如何根据天气预报来判断、决定自己的出行呢?</p><p>学生活动5:各小组展示、解析暴雨、台风等预警信号的真实含义。</p><p>活动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在遭遇气象灾害时躲避危害的能力。</p><p>课堂总结:学生列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1"><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15"><p>气象灾害</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产生的原因</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带来的天气状况</p></td><td valign="top" width="84"><p>危害</p></td><td valign="top" width="105"><p>防御措施</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p>寒潮(冷空气)</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84"><p> </p></td><td valign="top" width="105"><p> </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p>暴雨(洪涝)</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84"><p> </p></td><td valign="top" width="105"><p> </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15"><p>台风</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132"><p> </p></td><td valign="top" width="84"><p> </p></td><td valign="top" width="105"><p> </p></td></tr></tbody></table></p><p>课堂点评</p><p>1.课堂整体都能让学生始终处在自主的学习当中。由于有效的参与,学生自觉运用了学过的地理知识来解答问题,既掌握了新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p><p>2.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学生十分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来说明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动态、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带着经验、兴趣与思考进入课堂,从与生活的融合中掌握地理知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