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布》同步练习题
<p><strong>知识强化</strong></p><p>填空题</p><p>1.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它能破坏大气中的。</p><p>2.到千米的高空,大气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看作地球大气的。</p><p>3.在千米的高空,有若干层,它能反射,对作用重大。</p><p><strong>素质优化</strong></p><p>单选题</p><p>1.地球低层大气的三部分组成是( )</p><p>A.氮气、氧气、空气 B.一氧化碳、水汽、氧气</p><p>C.氧气、氮气、灰尘 D.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p><p>2.干洁空气中比例最大的两种气体是( )</p><p>A.氮气和氧气 B.氧气和一氧化碳</p><p>C.氮气和一氧化碳 D.氧气和臭氧</p><p>3.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p><p>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臭氧</p><p>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表现在( )</p><p>A.臭氧增多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p><p>C.水汽增多 D.氧气增多</p><p>5.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三层,按序排列正确的是( )</p><p>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p><p>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p><p>C.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p><p>D.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p><p>6.某地区近地面气温是3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 )</p><p>A.-100.8℃ B.-68.8℃ C.-132.8℃ D.-42.8℃</p><p>不定项选择题</p><p>7.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的原因及影响有 ( )</p><p>A.跟地球引力的作用有关</p><p>B.跟水汽固体杂质来自地面有关</p><p>C.使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p><p>D.导致这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上升</p><p>8.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下列地区对流层高度值正确的是( )</p><p>A.低纬地区17~18千米 B.高纬地区8~9千米</p><p>C.中纬地区50~55千米 D.平均高度约为30千米</p><p>9.有关对流层厚度叙述正确的是( )</p><p>A.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薄</p><p>B.夏季比冬季厚</p><p>C.平原上空比高原上空厚 D.厚度大小与纬度的高低无关</p><p>10.关于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含量很少且因时因地变化小</p><p>B.固体杂质对成云致雨没有影响</p><p>C.水在自然界中三态变化的进行是成云致雨的基础条件</p><p>D.含量很多且因时因地变化大</p><p>11.之所以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理由是( )</p><p>A.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p><p>B.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p><p>C.该层大气中的臭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p><p>D.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p><p><strong>创新深化</strong></p><p>1.利用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下列问题:</p><p></p><p></p><p>(1)A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这是因为。利用这层气温变化的特点在野外活动中可以简单测量山体的高度,经验数据为6℃/2023 米,若山脚下温度为T1,山顶上温度为T2,则山高H=___。</p><p>(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哪层?答__层。</p><p>(3)现代大型飞机多在里面飞行的是哪层?答___层。</p><p>(4)流星现象多发生在里面的哪层?答___层。</p><p>(5)极光在发生在哪层?答___层。</p><p>(6)人造地球卫星的分布高度多在几百公里,从大气状况来说这样有什么好处?_________ 。</p><p>2.臭氧是如何吸收紫外线的?其实臭氧层的形成和紫外线的减弱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即在 ___作用下,氧气分子分解为____,然后再与其他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层。氟氯烃又是怎样破坏臭氧层的呢?首先是氟氯烃化合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分解出,然后又不断“吞噬”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这种反应叫光化学反应。</p><p>3.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产生潜在重大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CO2含量与日俱增 B.SO2含量增加</p><p>C.氯氟烃含量增加 D.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p><p>(2)有关大气成分比例变化对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p><p>B.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生地区退化成草原。</p><p>C.酸雨增多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p><p>D.太阳辐射增强,光合作用强,全球粮食总产比现在有较大幅度增长。</p><p>(3)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大气成分比例继续发生变化?</p><p><strong>科内渗透</strong></p><p>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p><p></p><p>(1)一飞机位于C点上空,飞行高度10千米,现沿着其所在经线圈作环球飞行,在飞行过程中 ,飞机将飞越(大洲),最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在_____洲上空。</p><p>(2)经过20小时,飞机位于在A点属同一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赤道上空,此时当地时间为___月___日___时。</p><p>(3)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或远)__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p><p>(4)在此次环球飞行过程中,飞机将飞越两极上空,当飞越北极上空时出现(极昼或极夜)_____。此时是否有利于南极考察(是或否)____。</p><p><strong>科间渗透</strong></p><p>读教材中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为什么流星现象多发生在高层大气的下部?</p><p>更多地理同步试题,尽在优学地理网,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