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
<p>(90分钟100分)</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p><p>(2023武汉高一检测)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2题。</p><p>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p><p>A.大气的温室效应</p><p>B.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p><p>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p><p>D.大气的热力运动</p><p>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p><p>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p><p>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p><p>【解析】1选B,2选B。第1题,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是“甲玻璃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玻璃箱底部不放土”,温度不同说明是有土与无土的差异引起的,可推出下垫面不同形成的温度也不同,有土的温度比无土的高,说明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第2题,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是因为甲底部的土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土增温后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被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因此甲乙箱内温度差异是地面辐射不同引起的。</p><p>(2023邯郸高一检测)我国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火粪,产生滚滚浓烟。据此回答3、4题。</p><p>3.农民这样做的作用是()</p><p>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p><p>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p><p>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p><p>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p><p>4.飞机场附近的地区,国家严禁农民烧火粪,是因为()</p><p>A.浓烟干扰电离层,不利于飞机与飞机场取得联系</p><p>B.浓烟使机场附近能见度下降,不利于飞机升降</p><p>C.造成环境污染,使大气中充满臭气</p><p>D.破坏臭氧层,造成飞机场紫外线辐射污染</p><p>【解析】3选C,4选B。第3题,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火粪,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夜晚近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可预防霜冻。第4题,浓烟会使机场能见度下降,使飞机升降安全受到影响。</p><p>(2023淮北高一检测)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5~7题。</p><p>5.图中ABCD四点气压最高的是()</p><p>A.A点B.B点C.C点D.D点</p><p>6.下列有关图中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p><p>A.A处可能为阴雨天气B.B处可形成气旋</p><p>C.C处为低压中心D.D处多云</p><p>7.若此图表示低纬环流图,则()</p><p>A.A为赤道附近地区B.B为60°附近地区</p><p>C.近地面为西风带D.近地面为极地东风带</p><p>【解析】5选B,6选A,7选A。第5题,同一垂直面上越往低处气压越高,因此A处气压高于C处,B处气压高于D处;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故B处气压高于A处,因此气压最高的是B点。第6题,A处气流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流容易冷凝成云致雨。第7题,若是低纬环流,则赤道处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对应图中A点。</p><p>【方法技巧】“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p><p>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p><p>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p><p>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p><p>北顺南逆中下降,高压过境天燥晴。</p><p>(202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读图,回答8、 9题。</p><p>8.甲表示的气压带是()</p><p>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p><p>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p><p>9.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其气候特征是()</p><p>A.全年温和湿润</p><p>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p><p>C.全年高温多雨</p><p>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p><p>【解析】8选B,9选A。第8题,甲位于回归线上,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第9题,乙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流容易冷却形成降水,所以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全年温和湿润。</p><p>2023年1月,我国多地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读2023~2023年广州历年各月平均灰霾日数图,回答10、11题。</p><p>10.广州灰霾发生率最低的季节是()</p><p>A.春季B.夏季</p><p>C.秋季D.冬季</p><p>11.造成广州1月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p><p>A.冷锋B.暖锋</p><p>C.强低压D.弱高压</p><p>【解析】10选B,11选D。第10题,根据图中柱状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6、7、8三个月份的平均灰霾日数最少,故在夏季广州灰霾发生率最低。第11题,受弱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p><p>(2023襄阳高一检测)下图为某月沿本初子午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p><p>12.该月是()</p><p>A.1月B.4月C.7月D.10月</p><p>13.甲地盛行()</p><p>A.东南风B.东北风</p><p>C.西南风D.西北风</p><p>【解析】12选C,13选A。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明显位于赤道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第13题,甲地位于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p><p>14.(2023广州高一检测)下图为世界局部季风图,有关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p><p>()</p><p>A.此图表示7月份季风情况</p><p>B.此图表示1月份季风情况</p><p>C.此季节太平洋上为低压</p><p>D.此季节亚洲大陆上为高压</p><p>【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此时海洋上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太平洋上为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p><p>(2023济南高一检测)某市开海节的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回答15、16题。</p><p>15.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中心()</p><p>A.风力大B.亮度大</p><p>C.气温高D.气压高</p><p>16.下图中能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p><p>【解析】15选C,16选B。第15题,气流的垂直运动与地面冷热不均有关,温度越高,气流上升越高。第16题,篝火堆处温度高,气流上升,四周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p><p>下图为某年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7、18题。</p><p>17.从天气的角度考虑,此日下列各地最适宜人们骑车出行的是()</p><p>A.乌鲁木齐B.兰州</p><p>C.哈尔滨D.沈阳</p><p>18.假设图中两锋面移动速度约为300千米/天,则未来两天,天气变化最接近的两个城市是( )</p><p>A.兰州、广州B.广州、西安</p><p>C.南昌、台北D.南昌、西安</p><p>【解析】17选C,18选B。第17题,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关系判断此日哈尔滨风力最小,故相比较最适宜骑车出行。第18题,图中两锋为冷锋,且锋面移动速度为300千米/天,选项各城市中,广州和西安都位于锋前,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最接近。</p><p>读美国部分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19、20题。</p><p>19.库比提诺附近地区的瓜果较甜,下列原因正确的是()</p><p>A.冬季多晴天,光照充足</p><p>B.全年高温,促进葡萄成熟</p><p>C.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p><p>D.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p><p>20.与图中西雅图的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气温降水统计图是()</p><p>【解析】19选C,20选D。第19题,图示库比提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积累。第20题,图示西雅图位于40°~60°的 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图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图最低月气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C图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D图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p><p>二、非选择题(共60分)</p><p>21.(2023温州高一检测)读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1)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填字母)。</p><p>(2)图中箭头V表示A点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从图中可见,稳定的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p><p>(4)F1、F2、F3对风速有明显影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只影响风向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判断理由 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画出B、C两点风向 。</p><p>【解析】第(1)题,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据图可知,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第(2)题,图示显示,该地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应为南半球气压分布图。第(3)题,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 角。第(4)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第(5)题,先画出该点水平气压 梯度力方向,再向左成一夹角画出风向。</p><p>答案:(1)F1</p><p>(2)南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左偏</p><p>(3)斜交</p><p>(4)F1、F3F2CC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p>(5)略。</p><p>22.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p><p>材料一北京晨报2023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p><p>材料二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p><p>(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p><p>(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p><p>(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p><p>(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p><p>【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形状,在市中心温度高,然后向两侧呈波浪式降低。第(2)题,市中心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左侧的环流呈逆时针,右侧呈顺时针。第(3)题,据“缓解”这一信息知主要分析屋顶绿化对降低温度的作用,应从绿地增温慢、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三个方面分析。第(4)题,如果搬迁到乙处,则钢铁厂的污染物依然会进入城内,造成污染,因此不合理。</p><p>答案:(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p><p>(2)略</p><p>(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 较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p><p>(4)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回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p><p>【方法技巧】图解法记忆“城市热岛”的形成</p><p>23.(2023福州高一检测)下图是2023年3月12日20时我国东部气压分布图,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2分)</p><p>材料乍暖还寒,福州春季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波动明显。福州3月中旬天气情况的记录:</p><p>12日:晴到多云11~25℃</p><p>13日:多云转阴有阵雨刮大风12~28℃</p><p>14日:阴到多云8~12℃</p><p>15日:多云转晴9~18℃</p><p>(1)图中高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此气团性质为____________。</p><p>(2)乙锋面是____________锋,假设此时乙锋距离福州360千米,向东南方向移动,平均速度约为18千米/小时,推断该锋面到达福州的大致时间是__________(月、日、时)。此类锋面易造成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乙锋面的天气变化过程。</p><p>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p><p>气温________下降________</p><p>降水晴(无降水) ________________</p><p>气压较低________较高</p><p>【解 析】第(1)题,甲处中心气压高应为高压中心,气团来自北方,性质寒冷。第(2)题 ,根据乙锋的锋面形状判断乙为冷锋,根据距离和速度计算出移动的时间是20小时,然后计算出到达福州的时间,冷锋易带来寒潮灾害。第(3)题,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p><p>答案:(1)甲寒冷(干燥)</p><p>(2)冷3月13日16时寒潮</p><p>(3)</p><p>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p><p>气温较高较低</p><p>降水雨(降水)晴(无降水)</p><p>气压升高(刮风)</p><p>24.(2023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p><p>(1)表示亚洲夏季 的是________(甲、乙)图。</p><p>(2)读图完成下表。</p><p>甲乙</p><p>气压亚欧大陆是高压太平洋是____压</p><p>A地风向________________东南风</p><p>(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p><p>(4)图甲所示季节,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p><p>A.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p><p>B.昼长夜短</p><p>C.湘江正值枯水期</p><p>D.水稻正值收割时期</p><p>【解析】第(1)题,夏季东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应为乙图。第(2)题,甲图亚欧大陆是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风;乙图海洋上温度低,是高压。第(3)题,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第(4)题,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湘江处于枯水期。</p><p>答案:(1)乙</p><p>(2)</p><p>甲乙</p><p>气压亚欧大陆是高压太平洋是高压</p><p>A地风向西北风东南风</p><p>(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C</p><p>25.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问题。(12分)</p><p>气候类型图</p><p>(1)M图是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p><p>(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p><p>(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 类型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p><p>(4)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____。</p><p>(5)C、D同为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p><p>__ ______ ______________。</p><p>【解析】本题是一道涉及面较广的学科综合题。解答的关键是要熟悉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第(1)题,根据纬度数值从南到北增大确定为北半球,根据</p><p>30°~40°大陆西岸确定为地中海气候,此时30°~40°西岸吹西风确定为冬季,也可根据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冬季吹从陆地向海洋的冬季风确定为冬季。第(2)题,可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想到A、B、C、D、E、F的气候类型,再根据各种气候的特点来推断甲、乙、丙、丁在M图中的位置。第(3)题,如果对气候类型的分布比较熟悉就较容易推理得到答案。第(4)题,需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第(5)题,因C处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D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影响因素不同,造成气候不同。</p><p>答案:(1)北冬(2)CABD</p><p>(3)甲(4)乙</p><p>(5)C位于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而D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