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55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p>考试范围: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p><p>注意事项:</p><p>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p><p>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p><p>第I卷(选择题)</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0X2=60分)</p><p>一、单项选择题</p><p>1.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 )</p><p>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p><p>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p><p>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p><p>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p><p>2.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p><p>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基数</p><p>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p><p>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4.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p><p>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p><p>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p><p>第五次人口普查(2023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3年)增减人数</p><p>全省常住人口</p><p>(万人)2023.20230.1-35.9</p><p>全省户籍人口</p><p>(万人)2023.20232.0+616.7</p><p>5.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p><p>A.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p><p>C.老龄化进程加快 D.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p><p>6.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p><p>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过渡型</p><p>7.针对该省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较合理的是( )</p><p>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p><p>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城乡人口融合</p><p>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回答以下问题。</p><p>8.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p><p>A.科技水平 B.资源总量 C.人均物质消费量 D.人口数量</p><p>9.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p><p>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x疆南部 D.珠江三角洲</p><p>10.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p><p>B.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p><p>C.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p><p>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20亿左右</p><p>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小题。</p><p>预测2023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亿~15亿</p><p>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p><p>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p><p>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p><p>1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p><p>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p><p>C.8亿~9亿 D.14亿~15亿</p><p>1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p><p>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p><p>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p><p>13.下图是木桶效应示意图。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影响我国下列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p><p>A.海南的气候资源 B.贵州的耕地资源</p><p>C.x疆的矿产资源 D.四川的水力资源</p><p>14.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p><p>A.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p><p>B.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p><p>C.刘同学湖南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定居</p><p>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p><p>下表为x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p><p>15.影响2023~2023年x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p><p>A.资源开发 工业化 B.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p><p>C.生态改善 工业化 D.资源开发 .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p><p>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加快人口老龄化</p><p>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加快城市化进程</p><p>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p><p>17.上图为2023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p><p>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p><p>18.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p><p>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技术人才外流</p><p>C.水资源匮乏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p><p>读图,a、b、c分别对应图中0~14 岁、15~64 岁 、65 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小 题。</p><p>19. 图中①②③④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0. 图中③国65 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p><p>确措施是( )</p><p>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p><p>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p><p>下图示意2023年中国、 巴西、美国和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21.图中序号代表中国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22.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p><p>A.原始型 B.传统型 C.“高—低—高” D.“低—低—低”</p><p>下图为某地区2023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23.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p><p>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p><p>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p><p>24.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p><p>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p><p>下图是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25.图3中国家②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p><p>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当代型</p><p>26.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国家类型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27.关于图中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p><p>C. 人口的合理容量 D.最小的环境承载力</p><p>28.图中反映了( )</p><p>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p><p>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p><p>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p><p>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29.下列四国中,与图中丁国相符的是( )</p><p>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p><p>30.图中箭头最有可能表示( )</p><p>A.人口迁移方向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p><p>C.能源输出方向 D.农产品输出方向</p><p>第II卷(非选择题)</p><p>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p><p>31.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完成下列要求</p><p>(1)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_。</p><p>(2)A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p><p>(3)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国家是 国。(填字母)</p><p>(4)通常,一个国家的少年儿童比重在40%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4%以下,称为年轻型社会,相反一个国家的少年儿童比重在30%以下,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称为老年型社会。那么参考上面表格数据,可看出, E国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给本国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p><p>32.(16分)阅读“PPE怪圈”的材料,完成问题:</p><p>“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所以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p><p>(1)从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动因。</p><p>(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p><p>(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体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入手,简述①线索成立的原因。</p><p>33.下面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p><p>(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p><p>(2)从历史上看,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p><p>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p><p>C.社会经济因素 D.政策和矿产资源</p><p>(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p><p>A.淡水 B.土壤 C.政策 D.气候</p><p>(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要原因是</p><p>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p><p>二、综合题(共40分)</p><p>32.(18分)</p><p>(1)随著人口的过度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开发资源,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杯境恶化… 水土流失及盐碱化、物种减少、气候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等(3分 生活生产消耗的物质、能量过多,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自浄能力时就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p><p>(2 )贫困对环境:贫困人口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需要,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对环境问题的无知,对当前行为长期后果的无知,使环境恶化。</p><p>环境对贫困:环境恶化,生存条件恶劣,土地生产力继续下降,疾病增多,人们更加贫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