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54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专题复习同步练习题

<p>掌握书本知识后,及时复习是记忆大招,但是复习要找对方法。优学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strong>同步练习题</strong>,帮助大家找到学习中的漏洞,抓紧学习起来吧!希望为大家的学习补缺补漏。</p><p>一、<strong>单项选择题</strong>(20×2=40分)</p><p>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p><p>1.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是</p><p>A.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条件C.季节性和周期性</p><p>D.地域性</p><p>2.影响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的自然条件是</p><p>A.农作物种类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国家政策</p><p>3.下列各组合中,农作物复种指数较高而且条件又合适的一组是</p><p>A.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p><p>B.长江三角洲——河网稠密</p><p>C.珠江三角洲——水热配合较好</p><p>D.华北平原——地势低平</p><p>4.既是我国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又是油菜籽、淡水鱼产地的是</p><p>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鄱阳湖平原</p><p>5.大湖平原腾出粮田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等,原因是</p><p>A.水热条件适宜</p><p>B.地形、土壤条件适宜</p><p>C.适于采用新技术</p><p>D.满足国外市场需要</p><p>6.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p><p>A.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恶化</p><p>B.世界粮食产量不足</p><p>C.粮食地区生产分布不平衡</p><p>D.人均消费量增长过快</p><p>7.关于美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p><p>A.美国东南部是商品粮产区</p><p>B.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p><p>C.世界上的玉米几乎都产在美国</p><p>D.农业生产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p><p>8.印度面积不到我国的1/3,但其耕地面积比我国大,主要是因为印度</p><p>A.农业劳动力比我国多</p><p>B.农业发展历史更为悠久</p><p>C.地形较平坦,易于开垦</p><p>D.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p><p>9.根据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因素,上海市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是</p><p>A.大量种植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p><p>B.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使上海实现粮食自给</p><p>C.营造用材林,为工业部门和建筑业提供木材</p><p>D.落实“菜篮子工程”,满足城市居民对副食品的需要</p><p>10.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的农业中,一般应建立</p><p>A.粮食基地</p><p>B.棉花生产基地</p><p>C.乳、蛋、菜等副食品生产基地</p><p>D.油料作物基地</p><p>11.世界上玉米主要分布在</p><p>A.温带气候区</p><p>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p><p>C.温带、亚热带夏季暖热多雨地区</p><p>D.热带雨林气候区</p><p>12.盛产葡萄、柑橘、油橄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地中海农业</p><p>B.热带种植园农业</p><p>C.传统旱作农业</p><p>D.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p><p>13.关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有</p><p>①水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且地区分布不平衡</p><p>②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光热条件好,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p><p>③土地资源丰富,宜农可垦荒地资源充足</p><p>④各项农业用地总量多,但人均量都较少</p><p>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p><p>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p><p>14.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p><p>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p><p>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p><p>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p><p>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p><p>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p><p>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p><p>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p><p>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p><p>15.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p><p>A.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p><p>B.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p><p>C.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p><p>D.社会化、专业化、区域化</p><p>16.我国以下农业地域类型中,既属于密集农业,又属于商品农业的是</p><p>A.青藏高原的畜牧业</p><p>B.福建的水稻种植业</p><p>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p><p>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p><p>17.我国农村已开始出现了一批专业产,并形成了一些农工商联合体,其发展说明</p><p>A.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p><p>B.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p><p>C.生态农业程度提高</p><p>D.农用技术水平的提高</p><p>18.德国农业现代化侧重于</p><p>A.生物技术和水利 B.高度机械化 C.机械化和水利 D.机械化和生物技术</p><p>19.在我国境内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农作物是</p><p>A.水稻</p><p>B.小麦</p><p>C.甘蔗</p><p>D.茶叶</p><p>20.京九铁路沿线从北到南依次出现的农作物是</p><p>A.棉花—小麦—水稻—甘蔗</p><p>B.甜菜—小麦—水稻—甘蔗</p><p>C.大豆—甜菜—油菜—小麦</p><p>D.油菜—水稻—茶叶—长绒棉</p><p>二、<strong>双项选择题</strong>(10×3=30分)</p><p>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p><p>21.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p><p>A.种植业在农业中占优势</p><p>B.热带地区种植园商品率较高</p><p>C.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p><p>D.粮食生产基本能自给</p><p>22.影响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p><p>A.地势较平坦,土质较好</p><p>B.农产品接近消费市场(城市)</p><p>C.光热充足,水源丰富</p><p>D.劳动力较多,精耕细作</p><p>23.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世界水稻主要分布在</p><p>A.巴西亚马孙河流域</p><p>B.亚洲南部热带季风区</p><p>C.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区</p><p>D.西非几内亚湾沿岸</p><p>24.影响珠江三角洲塘鱼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p><p>A.地势低洼易涝,适合发展基塘农业</p><p>B.轻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对塘鱼需求量较大</p><p>C.实行科学养鱼,专业化生产,经济效益较高</p><p>D.扩大出口贸易,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p><p>25.下列各省份,哪些省份既有全国商品粮基地,又有全国商品棉基地</p><p>A.湖南</p><p>B.湖北</p><p>C.河北</p><p>D.江苏</p><p>26.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有</p><p>A.江汉平原,辽河下游平原</p><p>B.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和洞庭湖平原</p><p>C.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p><p>D.江淮地区和鄱阳湖平原</p><p>27.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p><p>A.农业技术主要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p><p>B.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p><p>C.供出口的农业原料和农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p><p>D.乳肉产量不高,消费量高</p><p>28.关于下列农业说法正确的是</p><p>A.“城郊农业”以保障对城市居民的蔬菜等副食品的供应</p><p>B.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河水灌溉,种植水稻</p><p>C.“创汇农业”是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p><p>D.“石油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必经之路</p><p>29.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p><p>A.生产工具主要是机器,生产技术科学化</p><p>B.畜牧业产值高于种植业</p><p>C.经营专业化、社会化</p><p>D.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高</p><p>30.对于美国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农业现代化高度机械化</p><p>B.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p><p>C.美国不需要进口农产品</p><p>D.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水稻单产最高</p><p>三、<strong>综合题</strong></p><p>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分)(2023年7月上海高考题)</p><p>2023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图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p><p>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笪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笪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p><p>(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2.读下图的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9分):</p><p></p><p></p><p>(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分别为:</p><p>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其中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糖料作物基地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商品棉基地的是________;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出口商品基地的是________。</p><p>(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以______流域最为集中,这主要是因为那里地处____带,发展农业的 光热水土等____条件比较优越,同时耕作历史____,劳动力____,实行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是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区。</p><p>(3)图中的商品粮基地①粮食的生产条件和原有基础不如②③④地区,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较低,但粮食的商品率却较高,主要是因为那里____,______粮食占有量较高。</p><p>33.图中表示某城区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6分):</p><p></p><p></p><p>(1)图中农业布局:①乳肉家禽饲养带,②水果园艺带,③粮食产区,④林牧业区,这样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___。</p><p>(2)简述乳肉家禽饲养带布局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由T1到T2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原因致使农业经营规模还将扩大,这说明农业生产受____影响很大。</p><p>(4)但随之农业带来的问题是____。采取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4.下面是我国沿海某城镇布局示意图,计划在城镇周围布局蔬莱、花卉、乳牛、水稻、甘蔗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p><p></p><p></p><p>(1)你认为图中A、B、C、D、E应该布局什么生产基地?</p><p>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p><p>(2)如果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乳牛、花卉、蔬菜、甘蔗、水稻,你认为你这种布局是否最合理?____,试述其理由(提示:农业布局要考虑地价、运费、需水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5.下面是我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p><p></p><p></p><p>(1)根据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A、B、C、D四地种植同一种经济作物是____,这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G、H、E、F四地种植同一种经济作物是____,这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Q、O、N三地共同分布的农作物是 [ ]</p><p>A.棉花</p><p>B.甜菜</p><p>C.天然橡胶</p><p>D.茶叶</p><p>(3)图中J处分布的油料作物是____,I处分布的油料作物是____。P处分布的经济作物是____。</p><p>(4)图中L、K处是我国____。</p><p>A.桑蚕基地</p><p>B.热带经济作物基地</p><p>C.长绒棉基地</p><p>D.苹果基地</p><p>(5)图中A、L、K、M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写出商品粮基地的名称:</p><p>A____L____K____M____</p><p>(6)K地发展农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M地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p><p>(7)A地区粮食复种指数比M地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M地压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8)影响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新题型预测】</p><p>36.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良性循环示意”图和曾经一段时期少数人破坏森林草原后恶性循环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2分):</p><p></p><p></p><p>(1)根据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示意图,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p><p>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 ②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③提供粪肥 ④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⑤土地盐渍化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⑧森林涵养水源 ⑨地下径流 ⑩提高耕地的质量 (11)喂养牛羊 (12)增加粮食产量</p><p></p><p></p><p>(2)该地农业恶性循环景观冬春季节将会受________气团控制时出现____等灾害。</p><p>(3)以该地农业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等加工业,这种工业在此地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该地农业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建立给我们提供的哲学启示是 [ ]</p><p>A.利用客观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p><p>B.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p><p>C.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p><p>D.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p><p></p><p></p><p><strong>参考答案</strong></p><p>一、单项选择题</p><p>1.D2.C3.C4.A5.D6.C7.B8.C9.D10.C11.C12.A13.A14.A15.B16.D</p><p>17.B18.D19.B20.A</p><p>二、双项选择题</p><p>21.AB22.AC23.B24.BD25.BD26.CD27.AB28.AC29.AC30.CD</p><p>三、综合题</p><p>31.(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p><p>(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p><p>32.(1)①松嫩平原②成都平原③江汉平原④珠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珠江三角洲 江汉平原 珠江三角洲</p><p>(2)长江 亚热 自然 悠久 充足</p><p>(3)人口较少 人均</p><p>33.(1)合理</p><p>(2)城市人口多,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这类产品。</p><p>(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市场需要量。</p><p>(4)耕地面积减少。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p><p>34.(1)A.甘蔗B.蔬菜C.乳牛D.花卉E.水稻</p><p>(2)是,因为C地离城市最近,地价最贵,接近河流,无噪声污染,便于乳牛产奶,B地临主要公路,便于每日大量新鲜蔬菜进城。D地地价贵临城镇,便于每日花卉进城,地价贵花卉单位产值较高。甘蔗、水稻远离城镇,单位产值较低,地价低,E处又临近河流,便于水稻灌溉。</p><p>35.(1)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甘蔗喜高温 需水肥量大 生长期长。</p><p>(2)D</p><p>(3)油菜,花生 天然橡胶</p><p>(4)A</p><p>(5)A.三江平原L.成都平原K.太湖平原M.珠江三角洲</p><p>(6)K地农业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城市集中,人口众多,市场需要量大,M地纬度低,光热条件优越,降水充足,且雨热同期,河网密布,地势低平。</p><p>(7)A地区耕地面积广,人口密度小,人均拥有粮食比人多地少的M地区多。</p><p>(8)A.光热条件D.灌溉水源。</p><p>36.(1)A—⑦ B—(12) C—⑩ D—(11) E—⑧ F→⑨ G—③ H—② S—④ T—① M—⑤ N—⑥</p><p>(2)极地大陆,大风,沙尘暴。</p><p>(3)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接近原料产地。</p><p>(4)BC</p><p>更多地理同步试题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专题复习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