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江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p>注意事项:</p><p>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p><p>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p><p>3、考试结束,交答题卡,试卷由本人妥善保管。</p><p>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p><p>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下图为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1.2023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呈现较大的波动,导致该时段总和生育率波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p><p>A.生育观念 B.经济形势 C.自然灾害 D.战争形势</p><p>2.2023年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p><p>A.人口老龄化 B.国家人口政策</p><p>C.城市化进程 D.城乡人口迁移</p><p>3.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p><p>A.人口老龄化 B.人口素质下降</p><p>C.劳动力成本下降 D.就业压力加大</p><p>【答案】</p><p>1、B</p><p>2、B</p><p>3、A</p><p>【考点定位】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及成因,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p><p>【名师点睛】根据图中总和生育曲线的变化,结合我国不同年代的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灾害、战争持续年份短,不是该时段内总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总生育率的变化。人的生育观念,国家政策的影响是长期、稳定的。</p><p>据统计,2023年流向我国东部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口为2023万人,占全国外出务工者总数的62.5%。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4.2023年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 ( )</p><p>①东部地区 ②中部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沿海地区</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5.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 )</p><p>①降低生活成本 ②加快产业升级 ③改善投资环境 ④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待遇</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答案】</p><p>4、C</p><p>5、D</p><p>【考点定位】人口迁移方向,缓解用工短缺现象的措施。</p><p>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p><p>6.图中a、b分别表示 ( )</p><p>A.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B.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p><p>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p><p>7.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p><p>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地区消费水平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资源数量</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答案】</p><p>6、A</p><p>7、C</p><p>【考点定位】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影响因素。</p><p>【名师点睛】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适宜的人口容量是合理人口容量,极限人口容量是最大人口容量,即环境人口容量。区域科技水平越高,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p><p>左图示意2023年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右图为某个区域的城镇等级规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p><p>8.图中体现出城镇规模、等级、数目之间的关系为 ( )</p><p>①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多 ②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多</p><p>③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少 ④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少</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9.左图、右图两区域的城镇规模体系有何差异 ( )</p><p>①左图区域次级城镇有两个,右图区域只有一个</p><p>②左图区域各级别的城镇数目多于右图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p><p>③左图、右图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右图区域的城镇服务对象的辐射范围较小</p><p>④左图、右图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左图区域城镇规模较大,右图区域城镇规模较小</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答案】</p><p>8、B</p><p>9、C</p><p>【考点定位】城市等级、规模、数目、服务范围。</p><p>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分时段人流量统计示意图,右图为该功能区某时段不同路口人流量监测数据(人/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10.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p><p>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p><p>11.下图中能较准确地表示该功能区主干道形状的是 ( )</p><p>A.① B.② C.③ D.④</p><p>【答案】</p><p>10、A</p><p>11、C</p><p>【考点定位】不同功能区人口变化特点,读图分析能力。</p><p>【名师点睛】根据不同功能区的人口变化特点,判断功能区类型。商业区白天人们进入购物,到晚上离开,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居住区人口流入、流出时间与商业区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异小。主干道是人口流量最大的点连线。</p><p>九江麦德龙超市的乳品区,有大量的进口鲜奶出售,这些鲜奶来自法国、德国、荷兰、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包装盒上标注的保鲜期为一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p><p>12.上述国家中,位于欧洲乳畜带的国家是 ( )</p><p>A.法国、德国、波兰 B.荷兰、波兰、新西兰</p><p>C.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 D.荷兰、澳大利亚、德国</p><p>13.鲜奶的保质期能长达一年,说明 ( )</p><p>A、鲜奶中加入了保鲜剂 B、鲜奶长期处于冷藏环境中</p><p>C、包装技术的进步 D、运输和售卖过程中的无菌环境</p><p>14.新西兰的鲜奶不仅销往中国,也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主要原因是 ( )</p><p>A.交通条件的改善 B.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p><p>C.新西兰奶的质量好 D.巨大的市场需求</p><p>【答案】</p><p>12、A</p><p>13、C</p><p>14、D</p><p>【考点定位】世界主要国家,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p><p>下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15.据图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p><p>A.国家政策的扶持 B.有丰富的铁矿资源</p><p>C.科技发达 D.内河航运便利</p><p>16.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p><p>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B.改造传统产业</p><p>C.加大煤、铁资源的开采力度 D.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p><p>【答案】</p><p>15、B</p><p>16、C</p><p>【解析】</p><p>【考点定位】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传统工业区治理措施。</p><p>【名师点睛】利用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鲁尔区缺少铁矿资源,科技、内河航运发达。根据发达国家治理传统工业区的经验,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p><p>读我国极地科考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p><p>极地科考站地理坐标建站时间</p><p>长城站62°13′S,58°57′W2023年2月20日</p><p>中山站69°22′24″S,76°22′40″E2023年2月26日</p><p>黄河站78°55′N,11°56′E2023年8月28日</p><p>17.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 )</p><p>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p><p>18.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 )</p><p>A.120km B.2023km C.2023km D.2023km</p><p>【答案】</p><p>17、A</p><p>18、D</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7.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从经度看,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方。从纬度看,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北方。合起来方向是东北方,A对。</p><p>18.根据表中数据,黄河站纬度是78°55′N,到北极点的纬度差约是11°,纬度1°间隔距离是110千米,所以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2023km ,D对。其它差距太大,A、B、C错。</p><p>【考点定位】地图上的方向,距离计算。</p><p>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为2千米(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p><p>19.下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可能位于( )</p><p>A.① B.②</p><p>C.③ D.④</p><p>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p><p>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p><p>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0米</p><p>D.该处可见苹果、柑橘等林木</p><p>【答案】</p><p>19、B</p><p>20、C</p><p>20.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甲地位于背风坡,乙地位于迎风坡,甲地降水量少于乙地,A错。乙处是山脊,不易产生泥石流,B错。图中河流穿过5条等高线,根据高差公式,高差范围约400-600之间,落差可能为450米 ,C对。苹果是温带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该处不可能同时出现,D错。</p><p>【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区域地理特征。</p><p>【名师点睛】根据材料中信息,“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山峰”,结合图中山峰符号的位置判断。有视线阻挡的地点,看不到两个山峰。注意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迎风坡是东南坡,降水多。了解苹果是温带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p><p>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2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p><p>A.80米 B.110米 C.170米 D.220米</p><p>2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p><p>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p><p>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p><p>【答案】</p><p>21、B</p><p>22、D</p><p>【考点定位】剖面线图判读,相对高度计算。</p><p>下图为四个海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23.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4.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5.关于③海峡西侧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被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所包围</p><p>B.面积在四大洋中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4</p><p>C.表层平均水温仅次于印度洋</p><p>D.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深度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p><p>【答案】</p><p>23、B</p><p>24、A</p><p>25、D</p><p>【考点定位】世界主要海峡分布,联系的海洋,大洋的主要特征。</p><p>【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结合海陆轮廓,判断出世界主要海峡的名称,所在大洲,联系的海洋。掌握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范围。了解四大洋的分布及面积、水温等特点,才能比较判断。</p><p>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某月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26.此图可表示的月份是 ( )</p><p>A.一月 B.三月</p><p>C.七月 D.无法判断</p><p>27.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p><p>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 ( )</p><p>C.太阳直射点位置 D.地形</p><p>【答案】</p><p>26、C</p><p>27、A</p><p>【考点定位】等温线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p><p>下图是“沿40°纬线某大陆1月、7月气温变化曲线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p><p>28.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 )</p><p>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位于山地背风坡的雨影区</p><p>C.终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燥少雨 D.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p><p>29.图中B、C两地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B地气温年较差比C地小 B.B地降水集中在冬季,C地降水集中在夏季</p><p>C.B地年降水量比C地少 D.B地1月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在0℃以下</p><p>30.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北大西洋暖流和日本暖流分别对C地和B地的气候形成产生重大影响</p><p>B.D、E两地冬夏气温和降水组合状况相似</p><p>C.C、D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类型相同</p><p>D.该大陆气候的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p><p>【答案】</p><p>28、D</p><p>29、D</p><p>30、C</p><p>【考点定位】区域降水特征及成因,河流水系特征,区域自然特征及成因。</p><p>【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位置。根据区域位置差异,结合大气环流分布等知识,分析降水、气温等特征差异的原因。西部受西风带影响,东部是季风气候区,中部地区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大陆性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强。</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p><p>31、(共9分)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p><p>⑴ 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漠气候。(2分)</p><p>⑵ 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3分)</p><p>⑶ 悉尼的季风气候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4分)</p><p>【答案】</p><p>⑴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2分)</p><p>⑵ 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侧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对来自太平洋的气流具有阻挡作用,使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地区。(3分)</p><p>⑶ 表现:悉尼冬夏季气温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2分)</p><p>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小很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故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2分)</p><p>【考点定位】区域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季风气候不典型的原因、表现。</p><p>32、(共10分)阅读图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的位置和范围。</p><p>⑴ 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p><p>⑵ 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2分)</p><p>⑶ 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2分)</p><p>⑷ 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4分)</p><p>【答案】</p><p>⑴ 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分)</p><p>⑵ 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2分)</p><p>⑶ 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2分)</p><p>⑷ 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答出4点即可,4分)</p><p>【考点定位】区域环境优良的原因,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绿色米都”称号的原因。</p><p>【名师点睛】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主要是人类活动,环境质量优良,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弱。开发晚,工业少,人口少是主要原因。农业病虫害少,要分析不利于害虫生存的因素。化肥施用量少,主要从土壤肥力、生产技术方面分析。绿色米都,要注意绿色是指产品质量,米都是指产量大,商品率高。</p><p>33、(共9分)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市,直接隶属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小排量汽车生产企业、整车出口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具有自主品牌轿车和微车以及合资品牌轿车、微车、发动机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拥有景德镇、九江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和九江发动机生产基地,具备年产近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汽车发动机的综合产能。随着九江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建设,在昌九高速公路南侧的九江汽车工业园区也迅速发展中,九江汽车工业园区集中了数十家汽车配套设备和零部件的相关工厂,主要为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配套服务。</p><p>材料二:下图为九江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和九江汽车工业园区位置示意图。</p><p>⑴ 昌河汽车公司为什么要选择在九江建整车生产厂?(3分)</p><p>⑵ 九江汽车工业园区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p><p>⑶ 世界上的大型汽车企业,都是跨国公司,其总装厂与零配件厂分散在世界各地。分散的目的是什么?(3分)</p><p>【答案】</p><p>⑴ 九江与景德镇相比,交通更加便利,市场更为广大,劳动力资源更加丰富。(3分)</p><p>⑵ 有利于信息交流和合作;可以降低运输费用;通过集聚产生规模效应。(3分)</p><p>⑶ 跨国公司为了发挥区位优势,减少交易费用,根据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3分)</p><p>【考点定位】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产业迁入的意义,工业分散的目的。</p><p>34、(共12分)阅读下列图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到现在已经基本成型。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五纵六横八连线”,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p><p>材料二:中国与泰国就中泰铁路建设于去年签订了协议,中泰铁路包括四条路线:曼谷-坎桂、坎桂-玛塔卜、坎桂-呵叻、呵叻-廊开,形成一个“人”字形,纵贯泰国南北,总长867公里。中泰铁路建成后,每年将为泰国增加200万中国游客,为泰国农产品出口进一步提供便利,使泰国成为东盟的交通枢纽。中泰铁路向北连接老挝万象、直达昆明,向南通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构成泛亚铁路规划的重要一环。</p><p>材料三:下图为高铁高架景观图。</p><p>⑴ 我国大力发展高铁有什么作用?(3分)</p><p>⑵ 简述中泰高铁建设对云南的意义。(4分)</p><p>⑶ 高铁为什么大多采用高架桥形式?(5分)</p><p>【答案】</p><p>⑴ 实现铁路运输的高速化、专业化(现代化);完善全国铁路网;实现客运和货运的分离,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压力,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3分)</p><p>⑵ ①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信息、文化交流,加强对外联系;②促进云南沿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③增加了对外出口贸易通道,促进云南外向型经济发展;④促进云南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⑤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答出其中4点即可,4分)</p><p>⑶ ①为了保证线路的平直;②防止线路路基沉降;③节约占地面积;④不受地形限制;⑤减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铁路的破坏;⑥降低投资成本;⑦避免人畜进入铁路线路;⑧和其它交通线路实现立体交叉;⑨在自然保护区,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⑩在高纬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可避免冻土对路基产生的不利影响。(答出其中5点即可,5分)</p><p>【考点定位】高铁发展的意义,采用高架桥形式的原因。</p><p>【名师点睛】交通线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路网完善有重要意义。高铁,突出了高速、专业化特点,表现在提高运输效率。采用高架桥的原因,主要从节约用地,线路平直,避免干扰其它线路或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分析。高纬地区避免冻土影响。</p><p>更多地理试卷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