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2023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带解析)
<p>一、单选题:共30题</p><p>读人口增长模式,完成问题。</p><p>1.图中L曲线表示</p><p>A.自然增长率B.出生率C.死亡率D.迁移率</p><p>2.下列人口政策与处于Ⅳ阶段国家相符的是</p><p>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B.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儿童入学难问题</p><p>C.鼓励人口外迁,减轻就业压力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p><p>【答案】</p><p>1.C</p><p>2.D</p><p>【解析】</p><p>1.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图的判读。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需要知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二者相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以上三个数值共同决定了人口增长模式。仔细读图,图中可以判定偏上面的线为人口出生率线,L线为人口死亡率线。选C。</p><p>2.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四种,其中现代型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图中Ⅳ阶段国家符合现代型的特点。现代型的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下,可排除A、B选项;现代型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p><p>【备注】图不很清晰,换了一个。</p><p>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p><p>3.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p><p>A.教育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自然灾害</p><p>4.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p><p>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p><p>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压力</p><p>【答案】</p><p>3.B</p><p>4.B</p><p>【解析】</p><p>3.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信息判定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读图可知,该地区人口迁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青壮年一般是外出寻求就业机会,而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所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可排除A、C、D三个选项,正确选项为B。</p><p>4.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需要通过交通运输来实现,所以A选项正确;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对迁入地的影响: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影响社会治安,所以D选项正确。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答案,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p><p>下表是“2023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问题。</p><p>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p><p>5.2023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p><p>A.江苏B.广东C.江西D.云南</p><p>6.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p><p>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迁入人口多</p><p>【答案】</p><p>5.A</p><p>6.D</p><p>【解析】</p><p>5.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表中数据,江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7=2.6、广东的为11.8-4.5=7.3、江西的为13.9-6.0=7.9、云南为12.5-6.5=6,可知,自然增长最慢的是江苏,排除B、C、D,正确答案选A。</p><p>6.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众多来的劳动力人口迁入。可排除A、B、C,正确选项为D。</p><p>读“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完成问题。</p><p>7.与世界相比,中国的城镇化</p><p>A.起步晚,发展速度慢B.起步晚,发展速度快</p><p>C.起步早,发展速度慢D.起步早,发展速度快</p><p>8.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p><p>A.人口数量增加B.经济水平提高C.环境质量改善D.自然资源开发</p><p>【答案】</p><p>7.B</p><p>8.B</p><p>【解析】</p><p>7.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时,我国的城市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城镇化率,可见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比较晚,可排除C、D;到2023年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赶上了世界城镇化率,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可排除A,正确选项为B。</p><p>8.本题考查我国城镇化的影响因素。2023年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题可排除A、C、D,正确选项为B。</p><p>【备注】图不清晰,换图。</p><p>读“某都市圈示意图”,回答问题</p><p>9.图示都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p><p>A.马鞍山B.南京C.淮安D.扬州</p><p>10.关于该都市圈的正确叙述有</p><p>①南京的服务范围包括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服务范围</p><p>②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相距越远</p><p>③滁州比南京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p><p>④淮安距南京较远,等级也比镇江低</p><p>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p><p>【答案】</p><p>9.B</p><p>10.C</p><p>【解析】</p><p>9.本题考查城市的等级。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且位于该都市圈中心;此类城市数量最少,服务范围最广,因此可推断图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南京,可排除A、C、D,正确选项为B。</p><p>10.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与服务的关系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可知,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相互之间的距离越远。南京是该城市圈级别最高的城市,其服务范围包括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服务范围,①正确;②应该修正为“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相距越近”;滁州城市等级低于南京,则其服务种类少、级别低,③正确;距离南京市的远近,对其城市等级没有决定性的影响,④错误。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p><p>【备注】第二小题答案错误,原答案为A,正确答案为C。</p><p>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城结构示意图”</p><p>11.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p><p>A.多核心模式B.同心圆模式C.扇形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p><p>12.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其主要原因是</p><p>①分散城市过多人口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p><p>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p><p>【答案】</p><p>11.B</p><p>12.B</p><p>【解析】</p><p>11.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判定。此城市没有多个核心,可排除A;城市的形状也不是扇形,可排除C;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能够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D选项错误;同心圆学说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B选项正确。</p><p>12.本题考查城市道路规划及原因分析。随着城市高速铁路通车,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是到了城市外缘;长途客运站搬迁,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但不会分散城市过多的人口,①错误,③正确。仔细观察图可知,火车站搬迁到了汽车站附近,可以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②正确。车站设置应方便人们乘坐,不是因为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④错误。可排除A、C、D,正确选项为B。</p><p>“鬼城”原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现指一些大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表为“我国及部分省区城市化率和增长变化表”。读表完成问题。</p><p>省 份2023年城镇化率(%)2023年城镇化率</p><p>(%)2023年城镇化率</p><p>(%)2023年比2023年增长(%)2023年比2023年</p><p>增长(%)</p><p>全 国17.936.253.2023.248.3</p><p>江 苏13.741.564.2023.954.5</p><p>浙 江14.548.764.2023.931.4</p><p>13.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p><p>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用地规模大小</p><p>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城市数量的多少</p><p>14.近几年我国江浙地区出现“鬼城”的原因最有可能</p><p>A.资源枯竭并被废弃</p><p>B.大量城区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和小城镇</p><p>C.城市化水平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p><p>D.城市化发展速度减慢,房地产过度开发</p><p>【答案】</p><p>13.C</p><p>14.D</p><p>【解析】</p><p>13.本题考查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三大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可排除A、B、D,正确选项为C。</p><p>14.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江苏、浙江城镇化率从2023年到2023年都在增加,但城镇化率2023年比2023年增长率相对2023年比2023年增长率有明显下降,这就说明自2023年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变慢,但当地的房地产速度可能延续或者超过了以往的开发速度,导致城区房屋空置率高,鲜有人住,形成“鬼城”,可排除A、B、C,正确选项为D。</p><p>读“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问题。</p><p>15.该地最可能在</p><p>A.美国中央大平原B.东南亚热带雨林</p><p>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p><p>16.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p><p>A.机械化水平B.市场C.劳动力D.科技水平</p><p>【答案】</p><p>15.C</p><p>16.B</p><p>【解析】</p><p>15.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据图分析,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小麦—牧羊业。美国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等,可排除A;热带雨林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可排除B;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可排除D;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业,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p><p>16.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小麦—牧羊业是典型的商品农业,是多养羊还是多种植小麦,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机械化水平、劳动力和科技水平只能决定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的高低,故可排除A、C、D,正确选项为B。</p><p>读中国农业战略格局图,完成问题。</p><p>17.甘肃x疆主产区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p><p>A.水热资源丰富B.光照条件充足C.劳动力资源丰富D.农业技术先进</p><p>18.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p><p>A.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B.不断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用地规模</p><p>C.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D.全面推广浸灌的农田灌溉模式</p><p>【答案】</p><p>17.B</p><p>18.C</p><p>【解析】</p><p>17.本题考查x疆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x疆深居内陆,降水偏少,A错误;x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B正确;x疆地广人稀,C错误;x疆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和科技条件都相对落后,D错误。</p><p>18.本题考查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是不合理的,很多地区水分或者热量条件达不到种植水稻的标准,A错误;我国的可开垦的荒地数量很少,B错误;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如我国北方地区农田面积大,但水资源相对短缺;浸灌是一种非常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式,不值得推广,D错误;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单产,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C选项正确。</p><p>下图为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料,读图,完成问题。</p><p>19.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p><p>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p><p>C.③水稻种植业D.三地均为商品化农业</p><p>20.有关三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p><p>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p><p>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p><p>D.③地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种植业</p><p>【答案】</p><p>19.A</p><p>20.C</p><p>【解析】</p><p>19.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定。①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相当,且商品率很高,符合了混合农业的概念,A正确;②虽然以种植业为主,但商品率低,B、D错误;③以畜牧业为主,不可能是水稻种植业为主,C错误。</p><p>20.本题考查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美国东北部是乳畜业,不属于混合农业,A错误;②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应是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单产高,B错误;③以畜牧业为主,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提高土地载畜量是合理措施,C正确;③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说明该地区的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D错误。</p><p>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21.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p><p>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p><p>22.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p><p>A.钢铁工业B.棉纺工业C.制糖工业D.石化工业</p><p>【答案】</p><p>21.D</p><p>22.B</p><p>【解析】</p><p>21.距离市场最近的应运费最低,读图,故选D。</p><p>22.读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可见人工费在成本中占比重较大,故应该是劳动力导向型的棉纺工业。故选B。</p><p>2023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总装下线,读C919飞机零部件厂家示意图,完成问题。</p><p>23.从工业类型看,飞机制造业属于</p><p>A.原料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p><p>24.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p><p>A.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B.发挥各地技术优势</p><p>C.工业地域的形成D.扩大产品销售市场</p><p>【答案】</p><p>23.C</p><p>24.B</p><p>【解析】</p><p>23.本题考查飞机制造业的导向类型。飞机制造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可排除A、B、D,正确选项为C。</p><p>24.本题考查工业分散的原因。把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各个地区,当然不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A错误;工业分散不利于工业地域的形成,C选项错误;零部件的分布在各地,并不能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D选项错误;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有利于发挥各地技术优势,B选项正确。</p><p>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p><p>25.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p><p>A.700—900kmB.600—800kmC.500—700kmD.400—600km</p><p>26.甲运输方式应该是</p><p>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p><p>【答案】</p><p>25.B</p><p>26.C</p><p>【解析】</p><p>25.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在600-800km处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量迅速上升,所以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运距是在600-800km之间,B对。其它距离段变化幅度小,所以A、C、D错。</p><p>26.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甲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上占有明显优势,应是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运输方式。在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方式,C对选项正确。高速公路适合短途运输;普通铁路在远距离运输中,由于速度较慢,耗时较长,市场占有率低,A、B错。水路运输速度慢,一般以货运为主,远途客运占有率很少,D错。</p><p>2023年12月5日,宁安(南京—安庆)城际高铁竣工,读宁安高铁线路图,完成问题。</p><p>27.影响宁安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p><p>A.地形B.气候C.社会经济D.地质条件</p><p>28.关于宁安高铁的开通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p><p>A.分流京沪高铁运输压力B.大大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p><p>C.提升安徽煤炭向东输送的能力D.促进我国南北方经济均衡发展</p><p>【答案】</p><p>27.C</p><p>28.B</p><p>【解析】</p><p>27.本题考查影响宁安高铁的因素。由图可知,宁安铁路位于江苏省境内,地形平坦,所以受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小,可排除A、D;整个地区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铁的走向不受气候的影响,B选项排除;由图可知,宁安高铁通过的主要是城市,可见铁路的走向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C选项正确。</p><p>28.本题考查运输方式的布局所带来的影响。宁安高铁主要解决的是江苏省内城市之间的运输,对京沪铁路的运输影响不大,A排除;宁安高铁开通运营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选项正确;城际高铁主要解决的是客运方面的压力,其走向为南北走向,可排除C;作为一条城际铁路,不可能促进我国南北方经济均衡发展,D选项错误。</p><p>2023年1月中旬,“x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后,面粉、大米等农副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利于x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问题。</p><p>29.x疆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需要的地域联系方式有</p><p>A.通信、商业贸易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p><p>C.通信、交通运输D.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p><p>30.与传统商业相比,电商的主要优势是</p><p>A.店面销售人员增多B.店铺面积和租金减少</p><p>C.信息通达度低D.贸易环节多,成本高</p><p>【答案】</p><p>29.D</p><p>30.B</p><p>【解析】</p><p>29.本题考查电商的主要地域联系方式。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等。在电商活动中,这三种方式都有体现,故本题排除A、B、C,正确选项为D。</p><p>30.本题考查电商的主要优势。电子商务主要是网上交易,店铺面积和租金会减少,店铺的销售人员会减少,A错误,B正确;电商直接在网上销售,可以面向全世界销售自己的产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信息通达度很高,C错误;电商减少了商业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D选项错误。</p><p>二、判断题:共10题</p><p>31.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变的</p><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等有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地区人口容量数量。本题的叙述是错误的。</p><p>32.乳畜业是以城市市场为目标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p><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等地。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农业地域类型。本题的叙述是正确的。</p><p>【备注】题干中的“乳蓄业”错误,改为“乳畜业”。</p><p>33.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p><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少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等。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本题的叙述是错误的。</p><p>34.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p><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如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农业生产的例子有:红壤改良、修梯田、建大棚等。本题的叙述是正确的。</p><p>35.各类活动对土地的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工业住宅用地</p><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用地付租能力的排序。一般而言,土地租金是市中心最高,向外递减(租金的高低由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决定)。城市功能分区分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付租能力最强,一般分布在市心或交通最便利的地方(如十字路口);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次于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方便购物和工作);而工业区占地面积很大,付租能力弱,一般分布在城市最外围或近郊。各类活动对土地的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住宅用地 工业。本题的叙述是错误的。</p><p>36.发达地区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表明其城市化水平的下降。</p><p>【答案】错误</p><p>【解析】发达地区逆城市化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故本题说法错误。</p><p>37.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因素</p><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因素(历史背景和历史变化)、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行政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p><p>38.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共同影响</p><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建筑的影响因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建筑物的顶部为尖顶,便于排水;江苏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辈出。园林受历代文人的影响,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p><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全面放开二孩”的影响。到2023年7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够有效的提高人口出生率,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本题的叙述是正确的。</p><p>40.交通线路的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形态的变化甚至导致城镇兴盛或衰落。</p><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交通线路是城镇布局选址的重要因素,依靠交通线路发展起来的城镇会因为交通线路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甚至影响到城镇的兴衰。如株洲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是因为这里有京广、沪昆两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城市才发展了起来。本题的叙述是正确的。</p><p>评卷人得分</p><p>三、综合题:共4题 每题20分 共80分</p><p>41.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最有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的是 。</p><p>(2)乙地布局在城市外围主要是为了 、 等。</p><p>(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给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 等。</p><p>【答案】(1)甲 丙</p><p>(2)降低生产成本(地价较低) 保护城市环境</p><p>(3)环境污染;耕地面积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p><p>【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以及城市化的影响。</p><p>第(1)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商业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商业活动。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消费人口,一般布局在市中心附近,以及交通干线的街角路口处,图中甲处适合商业区在此布局。高档住宅区一般和文化区距离较近,布局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郊区。图中无法看出文化区的位置,但丙处位于郊区,且临近风景区,适合高档住宅区在此布局。</p><p>第(2)题,根据图例,可知乙地为工业区。工业区一般布局在郊区,是为了节约地租,减少生产成本。当然,布局在郊区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p><p>第(3)题,城市发展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面沉降、水资源短缺等等;社会问题:由于人口过度集中,造成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会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等。</p><p>42.读世界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p><p>甲: 乙: 。</p><p>(2)甲地农业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 、 等。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p><p>(3)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p><p>【答案】(1)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p><p>(2)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水旱灾害频发</p><p>(3)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p><p>【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p><p>第(1)题,甲处主要包括了东南亚和南亚。东南亚和南亚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水稻生长,属于水稻种植业区;乙处位于美国中部平原,阴影部分均属于小麦种植区。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p><p>第(2)题,南亚、东南亚地区人口密集,所以该地区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两个地区开发都比较早,水稻种植的历史悠久,劳动人民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两个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优势是夏季降水多、雨热同期,缺点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和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p><p>第(3)题,美国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方便大型机械的使用,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美国经济发达,有利于实行机械化生产。</p><p>43.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河北省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p><p>材料二:下左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图与水系关系图”,右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p><p>资料三:为了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的转移。</p><p>(1)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等。</p><p>(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产生影响。</p><p>① ,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② ,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p><p>(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区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p><p>开源: 。</p><p>节流: 。</p><p>(4)由图右可知,若需要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有 (选择填空)。</p><p>A.廊坊和保定 B.张家口和廊坊 C.张家口和承德 D.承德和保定</p><p>【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p><p>(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 位于水源地的上游</p><p>(3)开源:水资源跨区调配(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p><p>节流:节约用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工业等(任</p><p>(4)A</p><p>【解析】本题以京津冀为区域载体,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p><p>第(1)题,考查题文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煤铁资源丰富;河北省邻近或者属于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该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等都很发达,有利于工业的发展。</p><p>第(2)题,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和读图分析能力。大气污染需要空气的流动,该地的冬季风为西北风,即从西北方向吹来。张家口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方向,正是冬季风的上风向,污染物会被冬季风吹向京津地区,加重京津地区的空气污染。</p><p>水污染需要考虑河流的流向,读图可知,张家口位于河流的上游,钢铁工业造成的水污染,会通过河水的流动造成京津地区的水污染。</p><p>第(4)题,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分析图中右图中四城市交通通达状况,可以看出保定和廊坊两城市交通便捷,且距离北京较近,最适合承接北京分散的批发、物流业。本题排除B、C、D,选择A。</p><p>44.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图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老城区主要分布在 交汇处,2023年之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 因素的影响。</p><p>(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p><p>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p><p>②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p><p>(3)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城市居民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么?</p><p>【答案】(1)河流 交通</p><p>(2)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p><p>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城市,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p><p>(3)化工厂现已被城市新区包围,而化工厂对大气和水有严重污染,若不搬迁,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故需迁出城外。</p><p>【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及工业布局的影响。</p><p>第(1)题,本题考查河流及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河流可以给城市发展提供淡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特别是在河流的交汇处,客流和货物在此集散,容易聚集大量的人口,所以老城区主要分布沿河分布。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城市开始沿着交通线路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城区。</p><p>第(2)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客、货流量大,适合布局在郊区交通便利的地方,既减少了地租,又减少了由于客、货流量过大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还方便货物的批发。</p><p>蔬菜基地需要考虑三个问题:水源、市场和交通。蔬菜的种植需要丰富的水源支持,在布局上靠近河流;蔬菜基地属于商品农业,布局在郊区既接近市场,又可以减少运费;蔬菜属于容易腐烂变质的商品,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p><p>第(3)题,本题考查工业的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位置的变化。化工厂既污染水源又污染空气,适合布局在郊区,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原来,化工厂布局在郊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化工厂已经被城区包围,为了减少对城市的污染,需把化工厂搬迁至郊外。</p><p>更多地理试卷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