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2023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p>一、选择题(40题,共60分)</p><p>读图1“2023年以来中国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完成1~3题。</p><p>1. 202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p><p>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p><p>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p><p>2. 图中三条曲线按照年龄段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的顺序排列,依次是</p><p>A. 甲、乙、丙 B. 乙、甲、丙</p><p>C. 甲、丙、乙 D. 丙、乙、甲</p><p>3. 2023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p><p>①减少甲年龄段比重 ②增加乙年龄段数量</p><p>③提高丙年龄段数量 ④调整各年龄段比重</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近年来,甲国人口大规模迁往乙国。读表1,完成4~6题。</p><p>表1 2023年甲、乙两国人口数据</p><p>国家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p><p>甲20237.585.61</p><p>乙2023.2023.04</p><p>4. 甲国、乙国最可能分别位于</p><p>A. 欧洲、非洲 B. 大洋洲、亚洲 C. 亚洲、欧洲 D. 非洲、拉丁美洲</p><p>5. 影响甲国人口大规模外迁的主要因素是</p><p>A. 经济因素 B. 生态因素 C. . 大量移民有助于乙国</p><p>A. 加大环境承载力 B. 提高人口合理容量</p><p>C. 减缓人口老龄化 D.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p><p>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某城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读图2“该城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7~8题。</p><p>7. 该功能区属于</p><p>A. 行政区 B.商业区C. 住宅区 D. 工业区</p><p>8.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p><p>A. 地租水平的差异</p><p>B. 人口流动的差异</p><p>C. 环境承载力的差异</p><p>D.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p><p>读图3“华北平原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平方米)”,完成9~10题。</p><p>9. 影响图中局部地租等值线外凸的主要因素是</p><p>A. 地形 B. 历史 C. 行政 D. 交通</p><p>10. 该城市</p><p>A. 高科技产业地租高</p><p>B. 传统工业污染严重</p><p>C. 郊区比城区气温高</p><p>D. 近郊区人口密度大</p><p>读图4“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p><p>11. 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p><p>A. 2023~2023年,城市化进程变慢</p><p>B. 2023~2023年,城市化水平较高</p><p>C. 2023~2023年,城市化水平降低</p><p>D. 2023~2023年,城市化进程较快</p><p>12. 我国城市化的表现是</p><p>①总人口增加</p><p>②农村人口减少</p><p>③城市人口增加</p><p>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读图5“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等级规模”,完成13~15题。</p><p>13. 与佛山市相比,中山市</p><p>①城市规模小 ②城市级别高 ③服务种类少 ④服务范围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14. 汕头市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p><p>A. 噪声污染 B. 就业困难C. 住房紧张 D. 交通拥堵</p><p>15. 广州市与北京市的传统建筑风格迥异,反映出两地具有不同的</p><p>A. 消费水平 B. 地域“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6~17题。</p><p>16.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p><p>A. 气候 B. 水源 C. 技术 D. 市场</p><p>17.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图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p><p>A. 稻田 B. 鱼塘 C. 经济林 D. 蔬菜</p><p>中国某边防站(海拔2023米)的驻防官兵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植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盆栽,终于种菜成功。据此完成18~19题。</p><p>18. 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p><p>A.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光照</p><p>19.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p><p>A. 蒸发量大 B. 多虫害 C. 地温低 D. 太阳辐射强</p><p>读图7“①地、②地农业基本情况示意图”,完成20~21题。</p><p>20. 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p><p>A. 季风水田农业</p><p>B. 现代混合农业</p><p>C. 商品谷物农业</p><p>D. 大牧场放牧业</p><p>21. 与②地农业相似的地区是</p><p>A. 刚果盆地 B. 柴达木盆地</p><p>C. 四川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p><p>北京历史上河流众多,可谓“一湾流水稻花香”,著名的京西稻就分布在玉泉山下。2023年11月,北京京西稻作2~23题。</p><p>22. 京西稻的生产特点是</p><p>A. 水利工程量大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生产规模大 D. 商品率高</p><p>23. 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p><p>①灌溉水源增加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育种技术先进 ④地方政策支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褚橙是云南一种特产冰糖脐橙,通过网络销售北京市场。褚橙被誉为“励志橙”,曾经一橙难求,2023年网络销售量成倍增长。据此完成24~25题。</p><p>24. 影响褚橙个头和口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p><p>A. 水文、土壤 B. 水. 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水果可能</p><p>A. 降低生产成本 B. 减少运输费用</p><p>C. 减弱地域联系 D. 扩大市场范围</p><p>2023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总装下线。读图8“C919飞机零部件厂家示意图”,完成26~27题。</p><p>26. 飞机制造业属于</p><p>A. 原料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p><p>C. 市场指向性 D. 劳动力指向型</p><p>27. 该客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p><p>A. 形成工业集聚的现象</p><p>B. 扩大产品销售市场</p><p>C.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p><p>D. 发挥各地技术优势</p><p>“工业4.0”即“互联网+制造”,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构成,产品、消费与生产三方融合,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据此完成28~29题。</p><p>28. 工业4.0背景下,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是</p><p>A. 科技含量高 B. 原料需求多 C. 产品更新慢 D. 能量消耗大</p><p>29. 工业4.0时代,工业布局主导因素是</p><p>A. 劳动力 B. 原料 C. 科技 D. 交通</p><p>读图9“某造纸工业生产模式图”,完成30~31题。</p><p>30. 该工业</p><p>A. 属于市场指向型</p><p>B. 产品更新速度快</p><p>C. 应远离生活水源地</p><p>D. 能耗成本比重最大</p><p>31. 该生产模式</p><p>A. 秸秆造纸减少了林木采伐,利于生态保护</p><p>B. 废液提取制造有机肥还田,消除大气污染</p><p>C. 污水处理后又用于生产,增加了能源供给</p><p>D. 延长纸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印刷产业发展</p><p>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落户南京高新区,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据此完成32~33题。</p><p>32. 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p><p>A. 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高 B. 内部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p><p>C. 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D. 企业间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建立联系</p><p>33. 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南京市发展的影响是</p><p>A. 空气质量下降 B. 降低工业生产成本</p><p>C. 高等院校集中 D.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p><p>读图10“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完成34~35题。</p><p>34. 该工业选址的最合理位置是</p><p>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p><p>35. 影响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p><p>A. 交通通达度 B. 居民购买力</p><p>C. 地租的价格 D. 劳动力素质</p><p>目前,北京市地铁网络初步形成,地铁已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据此完成36~38题。</p><p>36.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地铁</p><p>A. 受天气影响大 B. 通达度高</p><p>C. 灵活性强 D. 速度快</p><p>37. 地铁沿线的CBD、望京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p><p>A.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p><p>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p><p>38. 北京地铁建设导致</p><p>A. 城市形态呈现条带状 B. 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增多</p><p>C.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D. 地铁沿线住宅价格降低</p><p>2023年,北京市五环路以内地区和通州区基本实现无燃煤供热。据此完成39~40题。</p><p>39. 无燃煤供热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p><p>A. 缓解用地紧张 B. 减轻大气污染</p><p>C. 解决能源短缺 D. 扩大绿地面积</p><p>40. 我国西部地区为北京市供应天然气,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p><p>A. 整体性原则 B. 区域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持续性原则</p><p>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p><p>41. 北京市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去深圳市游学,根据地理研学小组收集的图)与北京市相比,深圳市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__,户籍人口比重__________。</p><p>地理研学小组试分别计算2023年北京市和深圳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用公式为:(2023年户籍人口-2023年户籍人口)/2023年户籍人口,算出北京市和深圳市2023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25‰、68.57‰。</p><p>(2)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研究结果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11所示,深圳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人文地理现象),具体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变化对深圳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4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我国四大茶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p><p>A. 劳动力 B. 技术 C. 市场 D. 政策</p><p>(3)浙江省属于__________气候,该省农业发展甲为__________业,乙为__________业。</p><p>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p><p>(4)龙井茶的生产特点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p><p>A. 大农场经营 B. 生产规模小 C. 机械化水平低 D. 商品率高</p><p>43. 读图13“制糖联产酒精及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资料:世界主要产糖国榨季时间表</p><p>国家/地区榨季时间食糖生产销售年度</p><p>巴西中南部5月至12月,东北部9月至来年4月5月初至来年4月末</p><p>印度10月至来年5月10月初至来年9月末</p><p>中国11月至来年4月10月初至来年9月末</p><p>泰国11月至来年1月12月初至第二年11月末</p><p>(1)制糖联产酒精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列举该工业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2)据表可知,甘蔗生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p><p>巴西在生物燃料研发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大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是世界最大的乙醇(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p><p>(3)巴西制糖联产酒精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44. 读图14“京津冀产业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p><p>A. 资源、劳动力、农产品等</p><p>B. 产业、技术等</p><p>C. 工业品、生活品等</p><p>(2)若图中甲所示为第一产业,乙所示应为__________,丙所示应为__________。</p><p>(3)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4)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B卷[学期综合] 满分20分</p><p>三、选择题(5题,共10分)</p><p>读图15“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1~2题</p><p>1. 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p><p>A. 甲→乙→丁→丙</p><p>B. 乙→甲→丁→丙</p><p>C. 甲→丁→乙→丙</p><p>D. 丁→甲→丙→乙</p><p>2.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正确叙述是</p><p>A. 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p><p>B. 乙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p><p>C. 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p><p>D. 丁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p><p>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16,完成3~5题。</p><p>3.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p><p>A. 工业基础雄厚</p><p>B. 水陆交通便捷</p><p>C. 劳动力素质高</p><p>D. 自然资源丰富</p><p>4. 关于“中三角”地区的正确叙述是</p><p>A. 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p><p>B. 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p><p>C. 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p><p>D. 人类活动影响小,环境质量好</p><p>5. 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p><p>A. 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p><p>B. 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p><p>C. 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p><p>D. 大量的退耕还湖,减轻洪涝灾害影响</p><p>四、非选择题(共10分)</p><p>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表2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3年人口变化(单位:万)</p><p>年份20232023202320232023</p><p>常住人口335.20235.20237.20238.20230.11</p><p>城镇人口162.20232.20237.20232.20237.06</p><p>乡村人口172.20233.20239.20236.20233.05</p><p>(1)说出2023~2023年榆林市人口变化趋势,概述人口变化对榆林市的有利影响。</p><p>20世纪90年代以来,榆林市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p><p>(2)简述该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p><p>2023年10月,榆林大枣喜获丰收。但由于销路不畅,导致大枣严重积压。</p><p>(3)列举能够增加大枣销量的对策。</p><p>【试题答案】</p><p>A卷(必修 模块2) 满分100分</p><p>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DBCCACCBDB</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DDBABAAACA</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DACCDBDACC</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BDBCDCBBC</p><p>二、非选择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p><p>41. 本题共10分。第(2)小题第二个空2分。其余每空1分。</p><p>(1)快 小</p><p>(2)不同意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合理即可)</p><p>(3)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p><p>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p><p>42.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4)小题选择填空3分,多选、漏选不得分。</p><p>(1)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低山丘陵广布 酸性土壤(土壤适宜)</p><p>(2)C</p><p>(3)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种植 渔</p><p>(4)BCD</p><p>43.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p><p>(1)原料 酒精 蔗糖 木糖醇(饲料酵母)</p><p>(2)地域性 季节性(周期性)</p><p>(3)原料丰富 技术水平先进 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p><p>44.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2分。</p><p>(1)B C A</p><p>(2)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p><p>(3)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p><p>(4)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生态可持续</p><p>B卷(学期综合) 满分20分</p><p>三、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p><p>题号20235</p><p>答案BCDCA</p><p>四、非选择题(1题,共10分)</p><p>(1)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2分)</p><p>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劳动力等)。(2分)</p><p>(2)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岩盐资源,较为便利的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广阔)。(3分)</p><p>(3)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开展大枣深加工业)。(3分)</p><p>更多地理试卷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br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