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44

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p>[学习目标定位]</p><p>      1.理解水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掌握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p><p>一、水污染概述</p><p>1.概念:因某些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①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②利用价值,危害③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p><p>2.产生原因:污染源中的④污染物通过一定方式或途径进入水中,直接或间接污染水体。</p><p>3.水污染的类型:⑤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⑥生物性污染。</p><p>4.水污染的危害</p><p>(1)饮用: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衣履癌症等。</p><p>(2)灌溉: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⑦变异,甚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p><p>(3)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p><p>5.水体富营养化</p><p>思维活动</p><p>1.在什么情况下水体会发生污染?</p><p>答案 当外界某些物质介入,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就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出现水污染。</p><p>2.水体富营养化是怎样产生的?对水生环境有什么影响?</p><p>答案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因此变成臭水。</p><p>二、水污染防治</p><p>1.原则:⑧预防、治理和管理。</p><p>2.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p><p>防治水污染应在水污染防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污染源的类型、过程确定不同的防治措施。</p><p>原则含义举例</p><p>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⑨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⑩最小量清洁生产</p><p>治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p><p>管理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p><p>3.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p><p>探究点一 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p><p>探究活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p><p>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p><p>答案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p><p>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p><p>解析 泉水污染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从泉水更新速度、净化周期、涉及范围及区域协调难度等方面说明难以治理的原因。</p><p>反思归纳 水污染的类型与危害</p><p>(1)水污染、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p><p>污染源――→排放或释放污染物――→介入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污染</p><p>(2)水污染的类型与危害</p><p>污染类型污染物来源危害</p><p>化学性污染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包括①无机污染物质,②无机有毒物质,③有机有毒物质,④需氧污染物质,⑤植物营养物质,⑥油类污染物质</p><p>物理性污染包括①悬浮物质污染,②热污染,③放射性污染</p><p>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p><p>迁移应用1 下列关于水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水体的污染现象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②水体的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③流动速度快的水体容易受到污染 ④流动速度较慢的水体容易受到污染</p><p>A.①② B.③④</p><p>C.①③ D.②④</p><p>答案 D</p><p>解析 水污染现象是由人类向水体中排放工农业及生活废水导致的;流动速度较快的水体中,溶解氧较多,污染物被氧化快,不易受污染。</p><p>探究点二 水污染防治对策</p><p>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 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 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我国将面临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双重压力,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p><p>材料二 我国七大水系水质差别对比图(2023年)</p><p>(1)我国七大水系中,水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地区的水质较好,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导致我国河流水质下降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改善我国河流水质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案 (1)海河 南方 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自净能力强</p><p>(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污水</p><p>(3)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行污染物的回收利用或废水循环使用;加强管理和监测,使污水达标排放;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治理水污染;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p><p>反思归纳 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处理方法</p><p>(1)防治原则</p><p>①预防: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减少到最小量。措施有实施清洁生产等,从源头开始预防。</p><p>②治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以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最主要的措施如建立污水处理厂、改进生产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p><p>③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加大水污染处理的执法力度等。</p><p>(2)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p><p>①污水处理与发展副业相结合,生活用水为发展农村副业服务,如把生活废水用于养猪、养鸡等牲畜;</p><p>②污水处理与发展能源相结合,把农村的人、畜粪便以及污染水体的有机物用于发展农村沼气,既解决了污染,又发展了能源;</p><p>③把污水处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如把人、畜粪便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把富含氮、磷、钾等的污水收集在一起,经过沉淀等过程,用于农业生产;</p><p>④大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p><p>迁移应用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p><p>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2023年为苏州河,2023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2023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23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p><p>(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p><p>(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p><p>答案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p><p>(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p><p>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所要表达的问题,掌握一些保护环境的措施。(1)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用水量加大,同时工农业的发展使水污染加重,水质越来越差,水源地不得不往上游水质更好的地方迁移。(2)保护水源地是保证水质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立法的角度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督,杜绝企业等生产活动随意排污行为,有效控制污染源。</p><p>水污染及其防治</p><p>—</p><p>海洋石油污染、赤潮等海洋环境问题备受公众的关注,认识并掌握其成灾机制有助于人类防灾、减灾。据此完成1~2题。</p><p>1.下列四个海域中,若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重的是()</p><p>答案 A</p><p>解析 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对区域进行定位,可知A为波斯湾,B为加勒比海,C为墨西哥湾,D为几内亚湾,波斯湾为近封闭的海域,水体交换得慢,自净能力也差。</p><p>2.珠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p><p>A.11月至次年1月 B.2~4月</p><p>C.5~7月 D.8~10月</p><p>答案 C</p><p>解析 赤潮的发生与高温有关。</p><p>阅读漫画“胎儿绝不出生的N个理由”,完成3~4题。</p><p>3.导致漫画反映的水体污染的原因是()</p><p>A.水体富营养化</p><p>B.废热水的排放</p><p>C.寄生虫的大量繁生</p><p>D.重金属的排放</p><p>4.湖泊出现漫画中的问题时,湖泊中()</p><p>①种群数量增加 ②生态系统趋向复杂 ③鱼类大量死亡</p><p>④生态系统变得简单</p><p>A.①④ B.①②</p><p>C.②③ D.③④</p><p>答案 3.A 4.D</p><p>解析 第3题,第三幅图中的“老子是蓝藻”是题眼,说明漫画反映的是水体富营养化。第4题,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的含氧量下降,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简单。</p><p>5.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p><p>(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p><p>(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p><p>答案 (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p><p>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p><p>(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p><p>解析 (1)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2)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p><p>更多地理相关内容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br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