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宗教》教学设计
<p>●教的地位和作用</p><p>《世界的宗教》是七年级地理课本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即可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又可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此外,本节知识又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p><p>●学情分析</p><p>七年级已学习过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习过有关地图的知识,但缺乏对国家的认识,查图速度和能力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并且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对宗教分布及宗教习惯虽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多,应采用多样化、情趣化的方式加以引导。</p><p>●设计理念</p><p>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学习、交流演绎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世界宗教的差异,并尊重世界各国的宗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1.知道世界三大宗教,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p><p>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通过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p><p>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p><p>●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p><p>重点:世界的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p><p>难点:形成世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p><p>解决策略: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效运用多媒体,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学习、交流演绎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 进入新课</p><p>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p><p>(播放视频)</p><p>古时候,人们看到某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认为是神的意志,于是就产生了宗教,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一下。</p><p>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p><p>二、我读我思 自学整理</p><p>教师要求:同学依据学习目标,利用教材、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资源包进行自学。</p><p>(学生自学)</p><p>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p><p>三、我行我秀 交流演绎</p><p>活动一:我是小老师</p><p>同学们选取自己了解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知识结合教师的课件给大家讲解。</p><p>基础加油站:</p><p>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地区与主要分布地区表</p><p>三大宗教</p><p>产生地区</p><p>分布地区</p><p>基督教</p><p>亚洲的西部</p><p>欧洲、美洲和大洋洲</p><p>伊斯兰教</p><p>阿拉伯半岛</p><p>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p><p>佛教</p><p>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p><p>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p><p>兴趣拓展厅</p><p>先让学生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给大家,教师课件配合。</p><p>(教师介绍音乐和身边的宗教并出示我们身边的宗教场所资料)</p><p>问题现场会</p><p>同学们自由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其他同学扮演新闻发言人进行讲解,大家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协助讲解。</p><p>设计意图:给学生表达和表演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p><p>活动二:你争我辩</p><p>辩题:对待宗教的态度。甲方观点:应该反对,乙方观点:应该支持,让学生自由辩论。</p><p>(教师出示宗教发展积极健康的和负面的新闻。)</p><p>教师总结:我们的态度是尊重宗教信仰,崇尚真理科学。</p><p>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四、我练我思 巩固提高</p><p>1.教师采访学生的收获。</p><p>2.课堂反馈学习效果。</p><p>(学生抽签回答老师准备好的问题)</p><p>问题:</p><p>(1)世界第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p><p>(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p><p>(3)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p><p>(4)哪种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p><p>(5)创始于古印度的宗教是(佛教)</p><p>(6)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基督)教</p><p>(7)泰国的国教是(佛教)</p><p>(8)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p><p>(9)我国的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教,还叫(清真教)(回教)</p><p>(10)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p><p>(11)阿城的清真寺是那种宗教的建筑?(伊斯兰教)</p><p>(12)《巴黎圣母院》反映的内容与哪种宗教习俗有关吗?(基督教)</p><p>(13)你能确定出《穆斯林的葬礼》反映的内容与哪种宗教习俗有关吗?(伊斯兰教)</p><p>(14)下列地理现象分别和哪种宗教习俗有关。A.喝腊八粥 (佛教)B.做礼拜、弥撒、洗礼(基督教)C.生活中形容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或洁身自好用语“你真清真!”(伊斯兰教)</p><p>(15)我们身边有没有信仰宗教的人?他们信仰什么教?(基督教 佛教)</p><p>(16)唐僧去西天取的哪种宗教的经?(佛教)</p><p>(17)我国一些有和尚或尼姑的庙宇属于哪个宗教?(佛教)</p><p>(18)十字架是哪个宗教的标志(基督教)</p><p>(19)除课文中所讲的宗教外,你还能说出其他宗教名称吗?(道教、犹太教等)</p><p>设计意图:突出和再现本节课重点,有效检查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p><p>五、总结期望</p><p>同学们,无论你有没有信仰有何种信仰,我们都要彼此尊重,因为我们的宗旨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充满真、善、美。</p><p>(播放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和同学们齐唱)</p><p>设计意图:激励性的总结不仅再次点明本课学习的价值,而且寄予了老师的期望。</p><p>六、课后作业</p><p>同学们把本节课重点内容遍成歌词,用《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曲子唱出来。</p><p>七、板书设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