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教案
<p><strong>一、教材分析:</strong></p><p>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以前几个课时学习的天气、气温和降水知识为基础,是对本章知识的归纳和延伸,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和中国地理做准备。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也突显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p><p><strong>二、教学目标</strong></p><p>知识与技能:①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②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p><p>过程与方法:①学生会运用前面已有知识,读图、分析归纳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p><p>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的密切联系以及气候异常带来的灾害,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懂得热爱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p><p><strong>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strong></p><p>重点: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p><p>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p><p><strong>四、教学过程</strong></p><p>导入新课:</p><p>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气候复杂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各地气温和降水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呢?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我想通过下面的学习和大家一起找出答案。</p><p>出示(2023版)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p><p>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p><p>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p>活动1:教师引导:出示(春节期间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两极地区图片和赤道热带雨林图片),结合图3.29回答问题。</p><p>1.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来看,A位于什么带?B位于什么带?(答:A位于热带,B位于南寒带)</p><p>2.热带、寒带的气温有何特点?(答: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低温)</p><p>3.A、B谁的降水多?谁的降水少?(答:A降水多,B降水少)</p><p>4.A、B谁的纬度高?谁的纬度低?(答:A的纬度低,B的纬度高)</p><p>教师小结: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海洋广阔,水分蒸发旺盛,大气暖湿,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而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微弱,大气干冷,很难形成降水。</p><p>活动2:出示塔里木盆地沙漠景观和河北省秦皇岛景观以及两地在中国行政区的位置图,结合图片回答问题。</p><p>1. 塔里木盆地和秦皇岛两地哪个地方距海近?(答:秦皇岛)</p><p>2. 秦皇岛和塔里木盆地哪个地方降水多?(答:秦皇岛)</p><p>教师小结: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太平洋,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小;亚欧大陆内陆距海洋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少,一年中气温变化幅度大。</p><p>活动3</p><p>教师引导:观察气温的变化与地形关系,结合图3.30回答问题</p><p>1.此地是什么地形?(答:山地)</p><p>2.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答:A坡,因为A是迎风坡)</p><p>教师小结: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每升高2023米,温度下降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p><p>巩固练习:</p><p>1、夏季很多内地人去北戴河海边避暑,那里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p><p>A.海陆位置 B.洋流因素 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p><p>2、九江在庐山脚下,夏季九江气温比庐山高出很多.酷热难当,而庐山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其影响因素是( )</p><p>A.海陆位置 B.洋流因素 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p><p>3、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p><p>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p><p>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p><p>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p><p>5、家住武汉的几名同学选择了自己夏季避暑旅游的地点,大家思考他们为什么选择去这样的地方?</p><p>小明:我去峨眉山。小刚:我去青岛。小强:我去哈尔滨。</p><p>过渡: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环境中,必然与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p><p>读书讨论:仔细阅读第67页的课文,看看它们提供了那些信息,并加以总结。</p><p>(电脑板书)</p><p>1、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p><p>2、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p><p>3、气候异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危害</p><p>学生阅读67页《水稻种植与气候》</p><p>活动探究:</p><p>68页活动1:</p><p>认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p><p>68页活动2:</p><p>让学生认识到灾害只是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灾害而言,无雨或少雨的干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p><p>引伸提问:太平洋有一个岛国图瓦卢,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这里的人民不得不离开家园搬迁他处,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吗?(出示相关图片)(同学阅读68页的“气候变暖”小资料,探寻答案)</p><p>探究活动:面对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人类该怎么办?</p><p>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p><p>沿海低地被淹没</p><p>学生探究回答:</p><p>植树造林</p><p>限制煤、石油等能源的使用或寻找新的洁净能源等。</p><p>更多地理教案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