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16

初中地理知识盘点:认识跨省区域

<p><strong>初中地理知识盘点</strong>参考: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p><p><strong>一、黄土高原</strong></p><p>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p><p>(1)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跨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四省区。</p><p>(2)黄土成因:风成说,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沙漠、戈壁吹来的。</p><p>(3)黄土高原地貌特点:黄土高原分布着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呈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p><p>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p><p>(1)原因:自然因素</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width: 500px;"><tbody><tr><td>地面物质组成</td><td>植被</td><td>降水</td><td>地形</td><td><p>人为因素</p><p>人类活动</p></td></tr><tr><td>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td><td>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td><td>降水集中7、8月份,多暴雨</td><td>平地少、斜坡多</td><t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td></tr></tbody></table><p>(2)后果</p><p>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p><p>(3)脆弱的生态环境</p><p>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在经受人类破坏后,很难恢复。</p><p>(4)生态建设</p><p>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p><p>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p><p><strong>二、长江沿江地带</strong></p><p>1、概况</p><p>(1)地理位置及优越性</p><p>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2023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p><p>(2)自然条件</p><p>①地形:地势总的看来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p><p>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2023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p><p>③优势: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p><p>2、长江沿岸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p><p>(1)沿江地带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p><p>①水土流失(长江上游);</p><p>②洪涝灾害严重(长江中下游);</p><p>③环境污染加重(长江沿岸)。</p><p>(2)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酸雨污染</p><p>华中酸雨区,是中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华东沿海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p><p>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strong>初中地理知识盘点</strong>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地理知识盘点:认识跨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