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03

高考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复习

<p>考纲要求</p><p>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领会考纲</p><p>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p><p>知识结构</p><p>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1.农业区位</p><p>(1)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p><p>(2)实质: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p><p>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p><p>3.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p><p>(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p><p>(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p><p>(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p><p>要点精讲</p><p>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p><p>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p><p>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p><p>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p><p>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p><p>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