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8:00

《俄罗斯》教材的变化

<p>一、导学问题的变化</p><p>【修订前】</p><p>你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吗?</p><p>你会在地图上看出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吗?</p><p>【修订后】</p><p>如何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p><p>怎样归纳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p><p>【目的意图】</p><p>把关键词“会”、“看出”修订为“如何”、“归纳”,从注重描述或看出地理事物特点的要求,上升到注重描述或归纳地理事物特点的方法引导。</p><p>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减少</p><p>变化1 承载“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知识地图的变化</p><p>【修订前】 用一幅“世界政区图”来反映“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p><p align="center"></p><p></p><p>图7.44 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p><p>【修订后】 用简略图来反映“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p><p align="center"></p><p></p><p>【目的意图】 变化后俄罗斯的位置清晰、明了,并且在“地图辅助要素”图名中少了一个“中”字,语言更加精炼、规范。</p><p>变化2 新教材舍去了“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2023千米”,只保留了面积的数字。</p><p>【目的意图】删掉很多不需要记忆的数字,以突出学习的重点。</p><p>变化3 新教材正文增添了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陆上邻国。</p><p>【修订前】 正文没有明确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陆上邻国,尽管给了这方面的地图。</p><p>【修订后】 “俄罗斯西濒波罗的海……与我国有绵延很长的边界线”,独立成段。</p><p>【目的意图】 凸显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拿到正文中来学习研究,以突出研究区域地理方法的重要性。</p><p>变化4 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特征。</p><p>【修订前】 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p><p>【修订后】 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由于纬度较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p><p>【目的意图】 新教材描述俄罗斯的地形特征更加科学、具体,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则增加了原因分析,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前面学过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感悟。</p><p>变化5 阅读材料的变化</p><p>【修订前】 阅读材料一含有大量历史知识;阅读材料二列举的科学家有些与地理学科关系不大;阅读材料三对“五海通航”的介绍过于简单。</p><p>【修订后】阅读材料一由三段变成一段;阅读材料二换了新的内容;阅读材料三扩充了内容的范围。</p><p>【目的意图】 阅读材料一精简了呈现的内容,留下的是与地理学科息息相关的内容;阅读材料二为“自然资源丰富”的俄罗斯画上浓浓的一笔,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感悟;阅读材料三更加详细地介绍了“五海通航”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体现了俄罗斯母亲河的航运地位。</p><p>变化6 活动的变化</p><p>【修订前】</p><p>活动一:</p><p>1.读图7.45,完成下列要求。</p><p>……</p><p>2.读图7.46,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气候的知识,完成下列要求。</p><p>……</p><p>活动二:</p><p>1.读图7.48,完成下列要求。</p><p>……</p><p>2.阅读表7.2和图7.49,说说从中获得的对俄罗斯工业的印象。俄罗斯工业特点的形成,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p><p>……</p><p>活动三:</p><p>1.读图7.50,完成下列要求。</p><p>……</p><p>2.读图7.56,回答下列问题。</p><p>……</p><p>【修订后】</p><p>活动一:根据地图和其他材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p><p>1.读图7.48,归纳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p><p>……</p><p>2.读图7.49,概括俄罗斯的气候类型。</p><p>……</p><p>活动二: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用实例说明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p><p>1.读图7.50,找出乌拉尔工业区或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周边分布的主要矿产,思考工业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p><p>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p><p>……</p><p>活动三: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因</p><p>1.读图7.51,在图上找出这条铁路线,并找出沿线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p><p>2.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对照图7.48~图7.51,想想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p><p>……</p><p>【目的意图】</p><p>活动一:新教材明确指出了研究地理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活动要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完成”变成了“归纳、概括”等具有探索性的字眼,体现了“关注过程和方法”“重视地理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思想;“活动内容”更加具体化,活动问题的描述也变得更简明扼要。</p><p>活动二:“理论联系实际”是研究问题的最好方法,阅读材料鼓励了学生“用事实验证地理问题”的学习理念。</p><p>活动三:新教材以案例形式说明研究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一种方法:除了受地形、气候的影响,还受资源、工业分布以及人口、城市分布等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系统的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且树立了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p><p>变化8 “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知识内容上的变化</p><p>【修订前】</p><p>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p>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这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p><p>【修订后】</p><p>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p>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森林的蓄积量,水能的蕴藏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p><p>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p><p>【目的意图】 新教材更详细、具体阐述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特征,在这样一个教学重点上不惜用“重笔”打造,而且把旧教材活动中的俄罗斯自然资源相关知识放到正文中来展现,都是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p><p>变化9 俄罗斯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分布。</p><p>【修订前】 工业区没有具体命名。</p><p>【修订后】 工业区有了名称,并新增加一个工业区。</p><p>【目的意图】 描述更加具体,突出了俄罗斯一节教学重点的突破。</p><p>变化10 正文填充了俄罗斯发展经济的策略。</p><p>【修订前】 在活动课文中提及了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地位(2023)。</p><p>【修订后】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依靠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促进了本国经济较快增长。但是,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为此,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p><p>【目的意图】尽管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但毕竟这些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俄罗斯要想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向高新技术领域靠拢,新教材的设计展示了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p><p>变化11 发达的交通</p><p>【修订前】 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但是,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p><p>【修订后】 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但是,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p><p>俄罗斯地域辽阔,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p><p>【目的意图】新教材更详细、具体阐述了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不惜用“重笔”打造俄罗斯交通运输的主要类型,而且把旧教材活动中的俄罗斯交通运输相关知识放到正文中来展现,都是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p><p>变化12 首都及主要城市介绍。</p><p>【修订前】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867.6万(2023年)。它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还有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很多博物馆。俄罗斯人对交响乐、芭蕾舞等艺术有着特殊的爱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p><p>【修订后】 首都俄罗斯交通发达,是俄罗斯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p><p>【目的意图】 变化后的内容紧扣教材“发达的交通”学习的要求,把城市的学习与交通的地位联系起来,简明扼要,突出了国家地理的特色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的教学思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罗斯》教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