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58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四

<p>新课引入:</p><p>方法一:挂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说去过什么地方,与北京比起来有什么不同?</p><p>方法二:电脑显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内蒙古草原景观”“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p><p>以上几位同学的介绍,说明我国各地方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差异的。</p><p>教学设计:</p><p>新课:</p><p>一、不同的地理区域(学生活动)</p><p>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p><p>(1)中国地理总论中学过哪些地要素?(行政区、地形、气候、河湖流域、农业、工业等)</p><p>(2)以北京为例,讨论其多种“身份”。</p><p>小结:</p><p>区域划分的依据有多种,区域的类型也有多种,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p><p>2、结合教材活动“尝试划分区域”,落实对区域的理解。</p><p>(1)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分布。</p><p>(2)在图上划分出各种区域:山区、平原、林区、农耕区。</p><p>(3)提出问题: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以什么为依据。</p><p>3、结合教材活动“生活中的区域”,模拟打长途电话或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p><p>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202309”“10”一级行政区划中的北京,“2023”下一级行政区划中东城区邮电局,“09”投递局的代码。</p><p>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教学设计)</p><p>1、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通过界限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区域的位置。</p><p>2、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限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季风影响)</p><p>学生活动:</p><p>讨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体现出的区域特征。</p><p>(半湿润)(干旱)</p><p>3、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观察界限B,其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因素)</p><p>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p><p>4、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中地势阶梯与界线部分的示意图,观察界限C,说明影响因素地理因素)</p><p>5、小结:完成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比较表格。</p><p>名称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划分依据</p><p>北方地区我国季风区北部冬季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p><p>南方地区我国季风区南部冬季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