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58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一

<p>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p><p>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图回答: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p><p>学生看课本第57页活动2,分组讨论,寻找答案。</p><p>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这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p><p>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p><p>观看、聆听、思考发问: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怎样形成的呈现黄土高原的位置图</p><p>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p><p>教师纠正、补充、小结指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p><p>展示黄土高原形成的图片</p><p>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说出证据。</p><p>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p><p>教师指出:“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哪些?</p><p>展示资料片:“黄土高原景观”</p><p>二、严重的水土流失</p><p>(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p><p>学生读图进行分组讨论,派代表小结并讲解。收听、观看媒体讲解。讨论的要点: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p><p>学生观看:“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很容易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p><p>学生读图、分析、思考作答。 展示:“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图”</p><p>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p><p>展示“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片</p><p>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的植被差异状况;②烧杯内水量的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p><p>展示:“中国水土流失的分布图”</p><p>承转讲述: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求学生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