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51

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计划

<p>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老师提供的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计划表格,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p><p>教材分析</p><p>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了三个内容:地区分布悬殊、时间分配不均、节约每一滴水。</p><p>与传统教材结构不同,本教材在讲述中国的水资源时,而将与之相随的水资源作为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加以介绍,因此重点更为突出,省却了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更注重与知识的实际应用。</p><p>水资源与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息息相关,其主要的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因而地域特征明显,在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以有的知识,通过指导读图来理解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分布规律和水资源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就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展开开放式的讨论,并通过讨论认识和理解我国为水资源分配不均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p><p>对于地区分布不均的显著特征“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回忆降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现水资源与降水量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应指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与水资源的供求关系紧密相连,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p><p>对于时间分配不均,则可从夏季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水资源季节分布的特点,可从夏季风进退的不同规律来了解特殊情况下,各年降水的变化规律,认识降水的年际变化。</p><p>本节的教学重点是:</p><p>1、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这要从几个方面说明:(1)水资源与降水量具有相关性,但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借用“降水量分布”图帮助学生推导、掌握“中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图(2)水资源供需状况是水资源问题的本质;(3)重点将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严重不协调的原因分析清楚。</p><p>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从下列那几方面说明:(1)什么是跨流域调水工程;(2)我国以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那几座;(3)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从哪条河调水到哪些地区。(4)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分析。</p><p>本节的教学难点是;</p><p>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包括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的明显波动,由于季节分配不均周期较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来认识,但是年际的明显波动由于周期较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通过提供若干年的典型气象资料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也可以季风进退的规律加以辅助说明。</p><p>三维目标</p><p>一、知识与技能</p><p>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了解水资源分布现状。</p><p>2.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及成因。</p><p>3.解决水资源不足及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p><p>二、过程与方法</p><p>1 通过读图、数据比较,分析归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p><p>2.从气候、河流、地形等因数综合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p><p>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p><p>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资源的保护意识。</p><p>师生互动</p><p>一、导入新课</p><p>播放黄河断流,西北旱灾的录象资料,同时师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与水资源紧密联系的。它是人类生存的物资基础,可是,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板书课题)。</p><p>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p><p>(一)地区分布悬殊</p><p>[师] 在中国的气候一节中,学习了中国降水分布的规律。请同学们说说中国降水分布的规律。</p><p>[生] 地区差异大,东南多,西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p><p>[师] 读P66“图3-17”,讨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说说水资源的分布特点。</p><p>[生] 分组讨论</p><p>[师]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板书)的特点。</p><p>[师] 合作完成“P67的活动1”。为了加深对水资源的丰沛程度的理解,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在表后增加一项;主要生产类型(工、农、牧、荒地)如下表:</p><p>地域</p><p>水资源空间分布带</p><p>对应地区</p><p>主要工农业生产类型</p><p>北</p><p>方</p><p>缺水带</p><p>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p><p>矿业、牧业、荒漠</p><p>少水带</p><p>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平原西部</p><p>农业、牧业、荒漠</p><p>过渡带</p><p>辽东半岛华北平原</p><p>农业、工业</p><p>南</p><p>方</p><p>多水带</p><p>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p><p>农业、林业、工业</p><p>丰水带</p><p>武夷山脉海南岛</p><p>农业、林业、工业</p><p>[练习目的]通过练习读图,让学生结合地形区知识进一步了解水资源供需分布带的基本规律,同时工农业生产则可让学生结合土地资源知识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实践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师]为了保证农业收成,我们需要抽水吗?抗旱多在什么季节?</p><p>[师]同学们阅读“干渴”的都市部分,共同讨论回答下列问题:</p><p>1、现在北京的用水主要有哪两类?</p><p>(河水、降水、地下水)</p><p>2、为什么称北京为“干渴的都市”?</p><p>(从人均占有量,与全国平均水平上比较,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在世界首都中居的位次等方面分析。)</p><p>3、在2023年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是何状况?</p><p>4、请同学们为北京设计解除干渴的方法。(提示长江水是黄河水量的近20倍,我们能不能从长江调水呢?)</p><p>[师] 说说你知道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那些。</p><p>[明确] 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还有最有名的南水北调工程。</p><p>[师] 读南水北调工程讨论问题。</p><p>1、南水北调有几套方案?</p><p>2、我国为什么优先选东线方案?</p><p>3、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水库是那个?</p><p>4、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势是什么?</p><p>5、水北调西线方案通过那几条河调水到黄河,主要解决什么地区缺水问题?</p><p>[学生活动] 读图讨论。</p><p>(二)时间分配不均</p><p>[师] 读图3-18、说说两条大河水资源的经流量集中在何时段?</p><p>[生] 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集中在下半年。</p><p>[师] 正确,全国各河均有此规律60%—80%的河流径流量是集中在夏半年。板书: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春冬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p><p>[师] 如何将丰水季节的水保留到枯水季节?</p><p>[生] 修建水库。</p><p>[师] 读3-20图,完成活动表格。</p><p>[师]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每年的降水都一样吗?</p><p>[生] 不一样。</p><p>[师] 对,我国径流量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的变化也很明显。请同学结合夏季风进退的规律讨论一下“风调雨顺“这个成语。</p><p>[师] “风”指夏季风,“顺”指进退正常。那么,“风不调,雨不顺”会有什么结果?</p><p>[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p><p>[师] 巡回指导,后共同演示。</p><p>[师] 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会给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那些影响呢?</p><p>[生] 易产生干旱和洪涝。</p><p>[师] 我们孝感地区的河流什么季节水最急?什么季节水最浅呢?</p><p>[生] 夏秋最急,冬春最浅。</p><p>[师小结] 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有什么有效的对策呢?是的,要“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板书)</p><p>1 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p><p>2 跨流域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p><p>[师] 这两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那么解决缺水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呢?</p><p>3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板书)。</p><p>[师小结] 我过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时间分布也不均。我们可通过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来缓解,但真正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利用每一滴水。</p><p>课外活动</p><p>1 调查家乡的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情况,有那些主要水利枢纽或水库。</p><p>2 分组搜查南水北调三线方案,了解各线工程的长处和缺点。在班会分组交流与演讲。</p><p>3 就节约用水进行调查,了解工业,农业,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新技术和新思路。</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计划表格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