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48

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练习2023

<p>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p><p>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p><p>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p><p>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p><p>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p><p>(创新题)中国地质部门2023年9月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从而成为继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p><p>2.下列关于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可燃冰属于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p><p>B.可燃冰属于新能源、非可再生能源</p><p>C.可燃冰存在的范围比较广</p><p>D.可燃冰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替代煤、石油等矿产能源</p><p>(2023•青岛模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p><p>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p><p>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p><p>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p><p>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p><p>4.2023年-2023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p><p>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p><p>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p><p>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p><p>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p><p>5.下列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滥采,山西省正采取措施缩小煤炭开发规模</p><p>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p><p>C.山西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转换,从而提高了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p><p>D.到目前为止,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仍十分单一</p><p>6.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 )</p><p>A.胶济线 B.大秦线 C.神黄线 D.焦(作)—日(照)线</p><p>7.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p><p>B.山西省以轻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p><p>C.山西省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同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p><p>D.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p><p>(2023•福建质检)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8~10题。</p><p>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p><p>8.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p><p>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p><p>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p><p>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p><p>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①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p><p>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p><p>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p><p>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p><p>10.图中M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p><p>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p><p>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p><p>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p><p>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p><p>11.下列关于山西省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p><p>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附加产值</p><p>C.能源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p><p>D.建国以来,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p><p>12.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治理“三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p><p>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应再利用</p><p>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p><p>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p><p>中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经历着痛苦地转型,据此回答13、14题。</p><p>13.下列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p><p>A.东京 B.旧金山 C.大同 D.拉萨</p><p>14.“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 )</p><p>A.矿区有大量废地,人均土地资源不足</p><p>B.交通条件优越</p><p>C.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p><p>D.国家政策的支持</p><p>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15、16题。</p><p>1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p><p>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p><p>1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p><p>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p><p>C.世界性钢铁过剩</p><p>D.环境污染严重</p><p>(2023•青岛统考)在未来14年中,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站,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个核电站相继投产。目前,规划中的海阳核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2023年前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读图回答17、18题。</p><p>17.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p><p>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p><p>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p><p>C.人口稠密,建站优势明显</p><p>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p><p>18.下列关于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p><p>B.是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状况的措施之一,能填补能源需求缺口</p><p>C.是扭转我国宏观能源发展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p><p>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p><p>二、综合题(共28分)</p><p>19.(2023•烟台模拟)读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各题。(17分)</p><p>(1)形成①河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4分)</p><p>(2)山西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外运外,还主要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7分)</p><p>(3)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6分)</p><p>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p><p>材料一 2023年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煤炭与能源产业博览会于2023年6月18日至20日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还举办了2023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电厂电站装备及电力环保设备博览会和中国宁夏国际煤化工高峰论坛。</p><p>材料二 我国山西省、德国、英国、美国部分地区的煤矿分布图。</p><p>(1)前三幅图上绘制的山脉名称分别是 、 、 。(3分)</p><p>(2)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提升山西的经济实力,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你认为山西省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由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4分)</p><p>(3)目前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试分析我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4分)</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练习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