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
<p>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p><p>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p><p>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p><p>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p><p>3、荒漠化的因素</p><p>自然因素:</p><p>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p><p>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p><p>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p><p>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p><p>4、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p><p>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p><p>近代:清 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p><p>现代: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p><p>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p><p>内容:</p><p>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p><p>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p><p>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p><p>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p><p>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p><p>措施:</p><p>①合理利用水资源</p><p>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p><p>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p><p>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p><p>⑤控制人口增长</p><p>(1)描述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 两个中心(塔里木盆地和科尔沁沙地);出现次数由中心向四周减少;呈片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p><p>(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p><p>①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p><p>②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集中 ;交通不便;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 。</p><p>【实战演练】</p><p>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1~3题。</p><p>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p><p>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p><p>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p><p>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p><p>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p><p>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p><p>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p><p>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p><p>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p><p>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p><p>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p><p>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p><p>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p><p>解析:第1题,土地荒漠化会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荒芜。第2题,西北、华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第3题,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途径。</p><p>答案:1.C 2.A 3.B</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