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48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p>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p><p>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每小题3分,共75分)</p><p>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p><p>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p><p>2.伊斯兰教教徒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 )</p><p>①北美洲的东部和西部 ②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p><p>③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④欧洲的东部和西部</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3.全世界的语言约有( )</p><p>A.2023多种 B、200多种 C、20230多种 D.2023多种</p><p>4.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p><p>A.汉语 B.西班牙语 C.英语 D.法语</p><p>5.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p><p>A.喇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 教</p><p>6.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 ( )</p><p>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p><p>7.聚落的形态有 ( )</p><p>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p><p>8.某地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p><p>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p><p>9.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 遗产的是( )</p><p>A.长江三峡水电站 B.北京故宫 C.丽江古城 D.敦煌莫高窟</p><p>10.下列叙述中,有关天气的是( )。</p><p>A.我 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B.昆明四季如春</p><p>C.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D.华北地区气温将下降,并有霜冻</p><p>11.下列词语中用来描述气候的是( )。</p><p>A.暴风骤雨 B.风和日丽 C.雨过天晴 D.终年寒冷</p><p>12.关于世界气温水平分 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南半球则相反</p><p>B.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p><p>C.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相同,降水不相同</p><p>D.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气温比陆地的气温高</p><p>13.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p><p>A.湿度、风力 B.气压、降水 C.气温、降水 D.风力、降水</p><p>14.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p><p>B.该区域位于南 半球,A点的海拔高于B点</p><p>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p><p>D.该区 域位于南半球,A点的海拔低于B点</p><p>15.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p><p>C.回归线的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p><p>16.“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p><p>A .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p><p>C .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p><p>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p><p>17.如果右图中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p><p>A. 15℃ B.0℃ C.18℃ D.9℃</p><p>18 .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p><p>A. 迎风坡降水多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p><p>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p><p>19.右图为安第斯山东西两侧A、B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图中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p><p>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p><p>20 .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 )</p><p>A. 亚洲、非洲 B.非洲、南极洲</p><p>C.非洲、大洋洲 D.南美洲、南极洲</p><p>21.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p><p>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p><p>2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p><p>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p><p>2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p><p>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p><p>24.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p><p>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p><p>2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 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 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p><p>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p><p>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p><p>A.①④ B. ①③ C.②④ D.②③</p><p>二、综合题(共25分)</p><p>26.请将下列住宅同主要分布地区用线连接起来:(4分)</p><p>① 窑洞 A.我国西双版纳</p><p>② 竹楼 B.北极地区</p><p>③ 冰屋 C.北京</p><p>④ 四合院 D.我国黄土高原</p><p>27.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名称:(6分</p><p>28.读地球五带图,回答问题(5分)</p><p>(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温 度带</p><p>A 带 C 带 D 带</p><p>(2)A、B、D中有阳光直射的 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p><p>29.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1分)。</p><p>(2)标出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p><p>A ; B ;</p><p>C ; D 。</p><p>(3)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 ,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p><p>白昼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北半球</p><p>处于 季。</p><p>(4)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的变化。</p><p>(5)每年3、4、 5月为北半球的 季;</p><p>9、10、11月为南半球的 季。</p><p>地理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5 BBA CB 6-10 DCDAD 11-15 DBCCB 16-20 CDBAB 21-25CDADD</p><p>二、综合题</p><p>26. ①-D ②-A ③-B ④-C</p><p>27 中雨 雾 大雪 雷阵雨 沙尘暴 六级西北风</p><p>28.(1)A热带C南温带 D北寒带 (2)A D</p><p>29.⑴见图</p><p>⑵A夏至 B秋分C冬至 D春分 (3)北回归线 夏(4)四季 (5)春</p><p>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