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
<p>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p><p>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回答1~2题。</p><p>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p><p>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p><p>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p><p>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p><p>①高压 ②石灰岩分布 ③岩浆活动 ④风化侵蚀作用强</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下图为“某地岩层及地貌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p><p>3.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p><p>A.皖、赣、湘 B.陕、甘、宁</p><p>C.桂、滇、黔 D.冀、鲁、豫</p><p>4.形成图示岩层及地貌的地质作用不包括 ()</p><p>A.地壳运动 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p><p>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5~6题。</p><p>5.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p><p>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p><p>C.风力沉积 D.冰川刨蚀</p><p>6.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p><p>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洲</p><p>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7~8题。</p><p>7.图示区域位于 ()</p><p>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p><p>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p><p>8.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p><p>A.风力侵蚀 B.冰川堆积</p><p>C.流水侵蚀 D.火山喷发</p><p>读下面的地形素描图或地质图,回答9~10题。</p><p>9.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p><p>A.甲、乙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p><p>B.乙、丙地貌所受外力作用相同</p><p>C.甲、乙、丙均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p><p>D.甲、乙、丙、丁的地貌成因一样</p><p>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p><p>①甲地形区的聚落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蜿蜒分布于山前 ②一般来说,乙地形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成为人类的聚居地 ③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集中连片分布 ④丁地形区应大力发展水泥加工业,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p><p>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p><p>右图中等高线表示最近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p><p>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读图回答11~12题。</p><p>11.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 ()</p><p>A.山东“岱崮地貌”</p><p>B.广西“乐业天坑”</p><p>C.广东“丹霞地貌”</p><p>D.云南“喀斯特地貌”</p><p>12.此类地貌是由 ()</p><p>A.内力作用形成的</p><p>B.外力作用形成的</p><p>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p><p>D.人类活动形成的</p><p>读下图,完成13~15题。</p><p>13.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p><p>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p><p>14.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p><p>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p><p>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p><p>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p><p>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p><p>15.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p><p>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分析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16~17题。</p><p>16.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p><p>A.2次 B.3次 C.4次 D.5次</p><p>17.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p><p>A.c断层早于②地层 B.b断层早于④地层</p><p>C.a断层早于b断层 D.c断层早于b断层</p><p>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p><p>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p><p>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p><p>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p><p>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18~19题。</p><p>18.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p><p>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p><p>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p><p>19.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p><p>B.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p><p>C.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p><p>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p><p>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约1 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途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p><p>20.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域通过,主要原因是 ()</p><p>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p><p>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p><p>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p><p>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p><p>21.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p><p>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p><p>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p><p>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p><p>22.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p><p>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p><p>23.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p><p>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p><p>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p><p>图甲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第24题。</p><p>图甲</p><p>24.若图乙是②~③河段河床底部的沙坡(一般河流均存在,它是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则下列叙述组合均是错误的是 ()</p><p>某河流沙坡微地貌图</p><p>图乙</p><p>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②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③该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④该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25.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p><p>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p><p>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p><p>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p><p>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p><p>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甲处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常见到。</p><p>(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________。</p><p>(3)试在右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p><p>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p><p>(2)B图是________地貌 ,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p><p>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8.读“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A、B、C三地中,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判断理由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9.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一个地区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图中北部山地的形成主要是以________作用为主,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________作用为主。</p><p>(2)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河流流速________(快、慢),以________作用为主,多形成“V”型谷;河流的下游正好相反,以________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p><p>(3)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p><p>(4)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前进,这样可以减小公路的________。</p><p>(6)说出图中村镇的分布特点。(答出两点即可)</p><p>答案</p><p>一.选择题</p><p>答案:1.B 2.B</p><p>答案:3.C 4.D</p><p>5答案:B</p><p>6答案:C</p><p>7答案:D</p><p>8答案:C</p><p>9答案:C</p><p>10答案:A</p><p>答案:11.A 12.C</p><p>13答案:B</p><p>14答案:D</p><p>15答案:A</p><p>16答案:B</p><p>17答案:D</p><p>18答案:C</p><p>19答案:B</p><p>20答案:C</p><p>21答案:A</p><p>22答案:C</p><p>23答案:D</p><p>24答案:D</p><p>25答案:C</p><p>二.综合题</p><p>26答案:(1)冲积扇 流水堆积 河流出山口(2)乙</p><p>(3)见下图:</p><p>27答案:(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p><p>(2)沙丘 干旱、半干旱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p><p>(3)丘陵 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 向斜 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p><p>28答案:(1)盆地 该地四周高,中间低 (2)向斜 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3)A A处为石灰岩</p><p>29答案:(1)内力 外力 (2)快 侵蚀 堆积 (3)② ②公路沿谷地修建,成本低,难度小。 (4)将c村镇与b、d两地联系起来,改善了c村镇的交通条件 (5)迂回(曲折、蜿蜒、呈“之”字形) 坡度 (6)沿河流、山谷分布;山区少,平原多。</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