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45

高一地理第四章山地的形成知识点

<p>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高一地理第四章山地的形成知识点。</p><p>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p><p>1.褶皱山</p><p>(1)褶皱的概念</p><p>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p><p>(2)褶曲的基本形态</p><p>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p><p>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p><p>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p><p>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p><p>(3)褶皱山</p><p>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p><p>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p><p>褶曲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形态</p><p>未侵蚀地形 侵蚀后地形</p><p>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层老,</p><p>两翼岩层新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p><p>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新,</p><p>两翼岩层老 谷地 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p><p>高一地理第四章山地的形成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第四章山地的形成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