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p>地貌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p><p>一、野外研究方法</p><p>1、形态研究包括形态的特征,组合,分布和测量。</p><p>2、组成物质研究包括物质的颜色,形态特征(例如:球度,磨圆度等)</p><p>3、形成条件的研究包括新构造运动状况,地质与构造特征,各种外力特征。</p><p>4、地貌过程的观测</p><p>5、地貌成因分析</p><p>二、室内研究方法</p><p>1、地形图分析</p><p>2、遥感分析</p><p>3、沉积物分析</p><p>粒度分析</p><p>化学分析</p><p>矿物分析</p><p>扫描电镜分析</p><p>4、模拟研究</p><p>5、年代分析</p><p>C14测年自然界中存在C12,C13,C14三种碳同位素,其中C14不稳定发生衰变,假定自然界中C14含量不变,加之C14有一定半衰期约2023年,就可以测定一些与自然界不发生碳同位素交换的地质样品的年龄。</p><p>K-Ar法自然界中有K39,K40,K41三种钾同位素,其中K40为长寿同位素半衰期为128,000Y。K40可通过β衰变和K层电子俘获变成Ca40和Ar40,通过测试样品中Ar40和剩余的K40的含量,可以确定样品形成年代。</p><p>铀系法</p><p>热释光</p><p>古地磁</p><p>更多地理知识科普,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