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33

地貌的构成和形态测量教案

<p>一、地貌的构成</p><p>1、要素地区表面任何一种地貌都是由多次重复,彼此互相交替的各个地貌形态所组成的,而每个形态又都是由地貌要素构成。地貌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几何形态要素和组成物质要素。</p><p>① 几何形态要素</p><p>地貌的几何要素主要分为三种:地貌面,地貌线,地貌点</p><p>地貌面根据其产状可以区分为平面(倾角小于2度)和斜坡(倾角大于2度)</p><p>地貌线两地貌相交形成的一条线,有时称为棱。地貌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p><p>地貌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地貌面相交形成的点</p><p>② 组成物质要素</p><p>地貌的组成物质要素主要分为两种:基岩物质,沉积物质。</p><p>地貌的形成演化信息隐藏在构成地貌的要素中间,分析地貌的要素特征是研究地貌形成演化的基础。</p><p>2、地貌的基本形态与组和形态</p><p>①基本形态由一个或几个地貌几何形态要素组成的形态比较规则的几何体称为地貌基本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例如,一个洪积扇由扇顶,扇缘和扇面组成,其形成于沟口出山口的堆积。</p><p>②组和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的多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地貌形态称为地貌的组合形态。例如,一个河谷形态,他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在河流两侧构成。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现代河床和河漫滩由现代河流作用形成,而阶地是由古代河流作用形成,而谷坡是因河流下切造成的坡地过程形成。</p><p>地貌组和形态有大有小,根据其规模的大小可将地貌组合形态分为如下几类:</p><p>星体地貌例如,陆地和海洋(占据面积在几十万和几百万km2以上)</p><p>巨地貌例如,山系(占据面积在几万和几十万km2以上)</p><p>大地貌例如,山脉(占据面积在几百和几千km2以上)</p><p>中地貌例如,河谷盆地(占据面积在几十km2)</p><p>小地貌例如,单个洪积扇</p><p>微地貌例如,沙波纹</p><p>二、地貌形态的描述和测量</p><p>地貌学是研究地貌的科学,地貌形态特征的研究是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研究地貌形成,发展的基础。因此地貌形态特征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地貌形态特征如何测量,又是用何指标反映它们的呢?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地貌形态的描述和测量方法。</p><p>1、面积</p><p>2、高度和深度高度和深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根据地貌的高度和深度,陆地地貌可分为低地貌(0-20m)和高地貌(>200m);海洋地貌可分为:浅海地貌(0-200m),次深海地貌(200-2023m),深海地貌(2023-2023m),超深海地貌(>2023m)。</p><p>3、垂直切割深度指一个地貌单元内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根据地貌的垂直切割深度,可将地貌分为:平原(<50m),丘陵(50-200m),山地(>200m)</p><p>4、地面坡度坡度对研究现代地貌过程和了解地貌发育有很强的重要作用。根据坡度可以对地貌进行分类。苏联学者根据地面的平均坡度将地貌形态分为: 平坦平原(<0.50),波状平原(0.5-10),平原丘陵(1-4o),丘陵(4-7o),山地(7-24o),高山(>24o)。</p><p>5、水平切割密度单位面积上侵蚀网的长度。根据地面的水平切割密度也可将地貌进行分类。前苏联学者根据水分线距侵蚀谷地线的远近,将地貌分成如下几类:弱切割地貌(>2023m),中等切割地貌(500-2023m),显著切割地貌(100-500m),强切割地貌(50-100m),极强切割地貌(<50m)。</p><p>三、地貌年龄</p><p>1、地貌年龄</p><p>所谓地貌年龄是指某一地貌形成的年代。根据地貌学现在的研究水平,地貌的年龄有三个概念来表示,即相对年龄,地质年代和绝对年代。</p><p>①相对年龄地貌的相对年龄源于美国的地貌学家W.Davis的“地貌侵蚀循环理论”。根据Davis的观点,地貌发育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地貌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根据地貌发育的阶段性,他将地貌发育阶段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的相对年龄就是指地貌发育的这种相对阶段。</p><p>②地质年龄某一地貌形成的地质时期。</p><p>③地貌的绝对年龄某一地貌形成的绝对年代,通常以距今多少年来表示。</p><p>2、确定地貌年龄的方法</p><p>①相关沉积法</p><p>②年界法</p><p>③残留风化壳法</p><p>④岩相过渡法</p><p>更多地理教学分享,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貌的构成和形态测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