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31

高二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2023

<p>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优学地理网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p><p>读下图,完成1~3题。</p><p>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p><p>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p><p>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p><p>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p><p>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p><p>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p><p>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p><p>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p><p>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p><p>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p><p>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p><p>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p><p>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p><p>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p><p>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p><p>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p><p>C.环境污染加剧</p><p>D.农业集约化经营</p><p>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7题。</p><p>5.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p><p>A.地形 B.风沙 C.降水 D.气温</p><p>6.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p><p>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p><p>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p><p>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p><p>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p><p>7.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p><p>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p><p>C.沙尘暴 D.酸雨</p><p>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p><p>8.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p><p>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p><p>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p><p>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p><p>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p><p>9.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p><p>A.2023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p><p>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p><p>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p><p>D.黄淮地区的洪涝</p><p>10.该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p><p>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p><p>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p><p>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p><p>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p><p>人民网2023年6月17日消息:今天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制定了以“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为主题的宣传口号。旨在诠释荒漠化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鼓励人们积极投身荒漠化防治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维系和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据此回答11~12题。</p><p>1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p><p>A.大面积植树造林</p><p>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p><p>C.退耕还草</p><p>D.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p><p>1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p><p>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p><p>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13~15题。</p><p>13.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p><p>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p><p>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p><p>14.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p><p>A.A地 B.B地</p><p>C.C地 D.D地</p><p>15.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p><p>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p><p>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p><p>二、综合题(共25分)</p><p>16.读下图,分析回答图中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10分)</p><p>(1)①②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p><p>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④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其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p><p>请你为该地区环境治理提出合理的建议。</p><p>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p><p>材料一 从2023年起,x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两年后新增耕地320余万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基础。</p><p>材料二 x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p><p>(1)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右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p><p>(2)根据右图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p><p>(3)分析对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p><p>答案</p><p>1.C 2.A 3.C 4.B 5.D 6.D 7.D 8.C 9.D 10.B 11.B 12.C</p><p>13.D 14.B 15.C</p><p>16.(1)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p><p>(2)土壤侵蚀严重 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p><p>(3)酸雨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p><p>17.(1)准噶尔盆地。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嗽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有利于接纳西风带来的气流,形成山地降水,从而成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p><p>(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的格局。</p><p>(3)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合理灌溉,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