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24

沪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之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

<p>新的学期大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不断地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深刻,下文为大家带来了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供大家参考。</p><p>一、选择题 1.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 )</p><p>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p><p>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p><p>2.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着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p><p>A.俄罗斯、蒙古 B.印度、缅甸 C.俄罗斯、印度 D.朝鲜、哈萨克斯坦</p><p>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p><p>A.台、桂、粤、云 B.台、粤、桂、滇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在2023年热门贴吧中,点击率和跟贴数量最高的一个贴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据此回答4~6题。</p><p>4.“北京人笑了”,选出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且属于北京的一组名胜古迹(</p><p>)</p><p>A.明清皇家陵寝、长城、人民大会堂 B.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颐和园</p><p>C.天坛、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 D.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p><p>5.“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下图中的( )</p><p>A.① B.② C.③ D.④</p><p>6.下列各组春联中有描写“乙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是( )</p><p>A.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B.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p><p>C.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起 D.琼海独具大手笔 、五指擎天</p><p>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满、维吾尔、藏、土家族人口都超过400万</p><p>B.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0%</p><p>C.各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p><p>D.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20%</p><p>读图,回答8~12题。</p><p>8.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p><p>1</p><p>A.① B.② C.③ D.④</p><p>9.图中四省区中,陆上与邻国接壤的是(</p><p>)</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10.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1.图中四省区中,省会城市既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又是重要的钢铁基地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2.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3.读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p><p>(1)图中A所代表的是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B代表的是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分布在湘西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族和____族。</p><p>(2)我国有____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族。</p><p>(3)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南、____和____等边疆地区。各民族有____的分布特点。</p><p>(4)下列少数民族与节日或信奉宗教的连线正确的两项是( )</p><p>A.壮族一火把节 B.傣族一泼水节 C.维吾尔族一佛教 D.藏族一喇嘛教</p><p>(5)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 )</p><p>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 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p><p>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p><p>(6)我国擅长水稻种植的少数民族是( )</p><p>A.赫哲族 B.哈萨克族 C.朝鲜族 D.达斡尔族</p><p>(7)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p><p>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p><p>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p><p>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p><p>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p><p>14.读图,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省</p><p>区和邻国的名称:</p><p>(1)省区名称:①___、②___、③___、④___。</p><p>(2)邻国名称:⑤____、⑥____、⑦____。</p><p>下图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p><p>2</p><p>15.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p><p>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p><p>16.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p><p>A.水能 B.天然气 C.地热 D.煤 D.植被和气候</p><p>2023年1月6日为我国l3亿人口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今后人口发展仍将面临?三大高峰?、?五大难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p><p>17.中国人口发展面临“三大高峰”,其中不包括( )</p><p>A.劳动年龄人口高峰B.就学年龄人口高峰C.老龄人口高峰 D.总人口高峰</p><p>18.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以下“五大难题”,这些难题中与两部大开发关系最密切的是( ) 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③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④艾滋病呈蔓延之势 ⑤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p><p>A.①②</p><p>B.②③ C.④⑤ D.①⑤</p><p>读图,回答9~11题。</p><p>19.下列有关图中数码代表的四个地点,所在省区简称的排序正确的是</p><p>A.内蒙古、黑、滇、粤B.甘、辽、藏、闽C</p><p>.新、内蒙古、川、桂D.新、甘、黑、粤</p><p>20.四地所在省区中与俄罗斯接壤的是</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21.关于四地所在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四地所在省区大部分都位于二级阶梯上B.四地所在省区境内都有外流区域</p><p>C.③④两地所在省区均属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p><p>D.①地所在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p><p>二、综合题</p><p>22.根据图所示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比例尺不同),完成下列要求:</p><p>(1)在图中填注各省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p><p>(2)以上省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临海的是____、</p><p>____,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位置最北的是____、最东的是____,黄河干流流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3</p><p>长江干流流经的是____、____、____,位于珠江流域的是____,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是____,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是____、____。 (3)图中属少数民族地区的省区是____、____;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____、</p><p>____、____、____。有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分布的是____,有“煤海”之称的是____,属于我国主要牧区的是____、____。</p><p>2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挤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十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p><p>(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____、____(写简称)。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变大</p><p>或变)。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4.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阅读表1—1和表1—2,回答有关问题:</p><p>表1—1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p><p>(11—1</p><p>(2)分析表1—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该地区人</p><p>口密度约为____人/km2。</p><p>(3)表1—2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分析其成因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p><p>(4)综合分析表1—1和表1—2,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和_</p><p>___地区的趋向性。</p><p>4</p><p>A级 双基过关</p><p>1.D 2.C 3.C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C 12.A 13.</p><p>(1)满 东北 壮 广西 土家 苗</p><p>(2)56 壮</p><p>(3)西北 东北 大杂居、小聚居</p><p>(4)B、D</p><p>(5)D</p><p>(6)C</p><p>(7)A 14.</p><p>(1)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贵州省 ③四川省 ④西藏自治区</p><p>(2)⑤缅甸 ⑥老挝 ⑦越南</p><p>B级 能力跃迁</p><p>15.C 16.B 17.B 18.D 19.C 20.A 21.C</p><p>22.</p><p>(1)图略(依次为内蒙古、青海、河南、广东、山西、云南、湖北、山东)</p><p>(2)内蒙古 内蒙古 山东 广东 云南 广东 内蒙古 山东 青海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山东 青海 云南 湖北 广东 青海 云南</p><p>(3)内蒙古 云南 内蒙古 山西 河南 湖北 湖北 山西 青海 内蒙古</p><p>23.</p><p>(1)湘 赣</p><p>(2)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p><p>(3)变小 因为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人口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24.</p><p>(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耕地资源不足;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p><p>(2)平原 508</p><p>(3)我国人口密度由沿海内陆递减 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地势低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早等</p><p>(4)低平 沿海</p><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新的学期里生活愉快,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之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