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7:19

人教版高一上册地理第一章课后练习:地球的运动

<p>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上册地理第一章课后练习,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p><p>下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p><p>1.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p><p>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p><p>C.地球在公转 D.地球在自转</p><p>2.如果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则图中心的那颗亮星是()</p><p>A.北极星 B.牛郎星</p><p>C.大熊星座 D.北斗星</p><p>【解析】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星星都做圆周运动,说明圆的中心是北极星。题中提到的“星星”,能发光发热,应是恒星。恒星相对于拍照者来说应该是不动的,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看到所有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p><p>【答案】 1.D 2.A</p><p>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回答3~4题。</p><p>3.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p><p>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p><p>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p><p>4.关于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p><p>A.丘陵 B.高原</p><p>C.山地 D.盆地</p><p>【解析】 第3题,由于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可知当地应为南半球,由于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3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1 447千米/时,6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837千米/时,可知当地应在0°~30°纬线之间,即在低纬度。第4题,R地线速度小于1 480千米/时,比同纬度的T地小,该地自转半径偏小,地势较低,为洼地或盆地。</p><p>【答案】 3.A 4.D</p><p>5.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p><p>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p><p>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p><p>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p><p>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p><p>【解析】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或远日点与地球自转速度无关,而与地球公转速度有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p><p>【答案】 D</p><p>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6~7题。</p><p>图1图2</p><p>6.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p><p>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p><p>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p><p>7.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甲点时()</p><p>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p><p>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p><p>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p><p>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p><p>【解析】 第6题,从图2中看出,甲为近日点附近,丙为远日点附近。在时间上近日点为1月初,远日点为7月初。由于图1中N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丙点附近)。第7题,当地球公转到甲时,为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最快。而此季节北京为寒冷干燥的冬季。B、D两项与题干无关。</p><p>【答案】 6.C 7.C</p><p>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p><p>8.恒星M是()</p><p>A.牛郎星 B.织女星</p><p>C.太阳 D.北极星</p><p>9.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p><p>A.0° B.23.5°</p><p>C.66.5° D.90°</p><p>10.此时北半球正值()</p><p>A.春分 B.夏至</p><p>C.秋分 D.冬至</p><p>【解析】 黄赤交角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在短期内可以看做是稳定不变的,目前采用23.5°。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互余,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p><p>【答案】 8.D 9.C 10.B</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上册地理第一章课后练习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高一上册地理第一章课后练习: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