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6:59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人教版)

<p>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p><p>1.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p><p>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p><p>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p><p>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p><p>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p><p>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p><p>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p><p>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p><p>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p><p>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p><p>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p><p>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p><p>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0230亿吨</p><p>B.按2023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p><p>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p><p>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p><p>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p><p>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p><p>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p><p>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p><p>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p><p>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p><p>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p><p>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p><p>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 )</p><p>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p><p>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p><p>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p><p>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p><p>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p><p>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p><p>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p><p>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p><p>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p><p>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p><p>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p><p>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p><p>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 ,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p><p>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p><p>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p><p>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p><p>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 )</p><p>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p><p>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p><p>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p><p>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p><p>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p><p>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p><p>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p><p>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p><p>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p><p>B.可以先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然后进行环境治理</p><p>C.着重进行能源开发利用,无须进行环境的同步治理</p><p>D.应着重环境治理,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保证不对环境产生危害</p><p>15.有关山西省煤炭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p><p>B.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方向</p><p>C.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p><p>D.冶金工业向特殊钢系列制品与铜制品系列发展</p><p>1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p><p>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p><p>C.夏秋季节多降水,冬春季节降水较少</p><p>D.春秋季节多降水,冬夏季节降水较少</p><p>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p><p>A.河流的梯级开发 B.防洪 C.航运 D.旅游</p><p>18.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p><p>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p><p>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p><p>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p><p>19.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的原因是 ( )</p><p>A.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水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p><p>B.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火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p><p>C.铀矿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核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p><p>D.流域内水电、火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p><p>2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p><p>B.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扩大耕地面积</p><p>C.实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p><p>D.实行退耕还牧,提高草原面积</p><p>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p><p>21.关于202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和外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生产量达4.8亿吨,输出量达2.78亿吨,其中出口约2023万吨</p><p>B.生产量达4.8亿吨,输出量达2023万吨,占总产量的58.4%</p><p>C.生产量达4.8亿吨,输出量达2.78亿吨,占总产量的58.4%</p><p>D.生产量达4.8亿吨,输出量达2023万吨,约占总产量的9%</p><p>22.关于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将煤炭液化,发展煤化工</p><p>B.将煤炭气化,发展煤化工</p><p>C.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p><p>D.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p><p>23.关于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对原有的轻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p><p>B.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p><p>C.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轻化工业的比重</p><p>D.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p><p>24.有关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p><p>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p><p>C.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p><p>D.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p><p>25.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建成了一系列防洪库容的水库,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p><p>B.水坝修建后,通过水运可达美国本土的48个州</p><p>C.20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共建成30座水电站</p><p>D.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共建成30座水电站</p><p>三、综合题(共45分)</p><p>26.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p><p>(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能源</p><p>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p><p>(2)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_____为主,与世界相比较,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太___________(低、高),为此我国建成了___________工程,将____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___________地区。</p><p>(3)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为主。</p><p>(4)我们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相比,比世界消费比例高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7.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p><p>(1)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p><p>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p><p>(2)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p><p>A___________港, B___________港, C___________港</p><p>(3)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___________”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的路网体系。</p><p>28.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p><p>(1)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之前,山西省能源转换率一直都低于___________%。</p><p>(2)从2023年到2023年,山西省能源转换率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从图看出,从2023年到达2023年,山西省发电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山西省焦炭的生产以2023年为界,2023年之前,焦炭产量___________2023万吨,2023年之后,焦炭产量___________2023万吨</p><p>(5)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___________电站,二是发展___________业。</p><p>29.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p><p>(1)图中A、B、C、D四个城市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p><p>(2)图中A、B、C、D代表的城市</p><p>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p><p>(3)长江洪水对____________危害最为严重,近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防治长江洪涝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p><p>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p><p>1.D 2.A 3.D 4.B 5.B 6.D 7.A 8.C 9.A 10.C 11.B</p><p>12.A 13.B 14.A 15.D 16.B 17.A 18.A 19.D 20.B</p><p>二、双项选择题</p><p>21.AC 22.CD 23.BD 24.BC 25.AD</p><p>三、综合题</p><p>26.(1)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核能</p><p>(2)煤炭 低 西气东输 塔里木 长江三角洲</p><p>(3)石油</p><p>(4)煤炭 水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简单,使用方便;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p><p>27.(1)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作—兖州—日照铁路</p><p>(2)秦皇岛 黄骅 日照</p><p>(3)六五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煤炭外运</p><p>28.(1)20 (2)不断提高 (3)不断增加</p><p>(4)低于 高于 (5)坑口 炼焦</p><p>29.(1)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p><p>(2)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p><p>(3)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人工围湖造田,蓄洪调峰能力下降</p><p>(4)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