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六个节气
<p>想必很多同学都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它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今天优学地理网便和大家分享一下春天的节气介绍。</p><p><strong>1. 立春:</strong>太阳位于黄经315°,2月2-5日交节</p><p>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p><p><strong>2.雨水:</strong>太阳位于黄经330°,2月18-20日交节</p><p>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p><p><strong>3. 惊蛰:</strong>太阳位于黄经345°,3月5-7日交节</p><p>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p><p><strong>4. 春分:</strong>太阳位于黄经0°,3月20-22日交节</p><p>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p><p><strong>5. 清明:</strong>太阳位于黄经15°,4月4-6日交节</p><p>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p><p><strong>6. 谷雨:</strong>太阳位于黄经30°,4月19-21日交节</p><p>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p><p>更多地理知识,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