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各章思考题
<p><strong>绪论</strong></p><p>1、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p><p>2、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p><p>3、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p><p>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p><p>5、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p><p>6、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p><p><strong>第一章地球</strong></p><p>1、 简要回答太阳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p><p>2、 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p><p>3、 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p><p>4、 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p><p>5、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p><p>6、 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p><p>7、 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p><p>8、 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p><p>9、 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p><p><strong>第二章地壳</strong></p><p>1、 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结构方面的特点。</p><p>2、 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p><p>3、 地质构造在外力配合下可形成哪些构造地貌类型?</p><p>4、 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p><p>5、 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p><p>6、 构造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p><p>7、 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可形成哪些地貌类型?</p><p>8、 震级与烈度有何差异与联系?火山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p><p>9、 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之间有何对应关系?</p><p>10、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演变和生物演化各具什么特征?生物的演化与地壳演变有何联系?</p><p>11、简述内动力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p><strong>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strong></p><p>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p><p>2、什么是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p><p>3、什么是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p><p>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p><p>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p><p>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p><p>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p><p>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p><p>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p><p>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p><p>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p><p>12、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p><p>13、说明热带气旋的形成、结构和天气特征。</p><p>14、说明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p><p>15、对比分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征。</p><p>16、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是什么?说明地形对辐射、气温、降水、空气运动的影响。</p><p>17、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对气候有何影响?</p><p>18、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月、年平均值,确定其所属的柯本气候类型。</p><p>19、简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规律。</p><p>20、简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和趋势。</p><p>21、全球的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p>22、人类面临全球变暖应采取那些措施减轻其危害?</p><p>23、南极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p><p>24、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危害是什么?</p><p>25、人类在遏制臭氧层破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p><p>26、引起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p><p>27、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危害?</p><p>28、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遏制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趋势?</p><p>29、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原因。</p><p>30、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p><p>31、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解决能源问题?</p><p>3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p><p>33、谈谈你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p><p>34、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概念及其变化研究的内容。</p><p>35、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p><p><strong>第四章 海洋水和陆地水</strong></p><p>1、简述水系和流域特征对河流水情的影响。</p><p>2、径流有哪些表示方法?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p><p>3、综述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p><p>4、简要说明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p><p>5、简述湖泊的成因分类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p><p>6、试说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7、简述沼泽的水文特征。</p><p>8、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9、试说明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度量指标。</p><p>10、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那几类?试对比说明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p><p>11、海水盐度水平分布有什么特点?试简述其原因。</p><p>12、简要说明海洋热赤道北移的主要原因。</p><p>13、试述浅海区的波浪和深海区的波浪的差异。</p><p>14、潮汐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潮汐的变化规律。</p><p>15、试述深海风海流的物理机制和立体结构。</p><p>16、简要说明海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p><p>17、简述水分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p><p>18、“四水”转化研究的意义何在?</p><p>19、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p><p><strong>第五章 地貌</strong></p><p>1、怎样理解内、外力动力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p><p>2、试分析崩塌与滑坡的异同,怎样防止这两种自然灾害?</p><p>3、简述地表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p><p>4、试述冲出锥与洪积扇在形态和成因上的异同。</p><p>5、河漫滩与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特点?</p><p>6、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p><p>7、喀斯特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河在发育过程中有何联系?</p><p>8、石芽、峰林、峰丛、孤峰在形态上有何差别?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p><p>9、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p><p>10、 简述风沙作用及其对风沙地貌发育的影响。</p><p>11、 说明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及成因。</p><p>12、 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特征?</p><p>13、 黄土沟谷地貌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p><p>14、 简述海岸地貌主要类型的成因和特征?</p><p>15、 简述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p><p>16、 简述地貌发育过程的均衡模型。</p><p><strong>第六章 土壤圈</strong></p><p>1、如何正确理解地表化学元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p><p>2、简述地表化学元素水迁移的主要规律。</p><p>3、为什么 SiO2/R2O3 可以反映土壤或风化壳元素迁移的强度。</p><p>4、促使风化壳发生区域分异的因素有哪些?</p><p>5、简述地球化学屏障在土壤形成和风化壳分异过程中的作用。</p><p>6、简述土壤在地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p><p>7、试述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的肥力和意义。</p><p>8、试述SPAC界面水分运动的一般规律。</p><p>9、何谓土壤水分有效性?对于某一土壤来说,为什么有效水分含量不是常数?</p><p>10、简述土壤呼吸作用对土壤肥力和全球变化的影响。</p><p>11、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理想的质地类型?</p><p>12、影响土壤胶体电动电位的因素有哪些?</p><p>13、土壤CEC 和盐基饱和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p><p>14、为什么湿润、半湿润和干旱地区的土壤PH值不同?</p><p>15、简述土壤Eh 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p>16、土壤圈是如何形成的?</p><p>17、简述各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p><p>18、如何正确理解土壤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p><p>19、试述中国系统分类的特点。</p><p>20、观察描述你所在地区的土壤剖面并查阅有关资料、鉴定它属于何种土壤类型?</p><p><strong>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strong></p><p>1、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什么关系?</p><p>2、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何特点?</p><p>3、生物及其群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p>4、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宜性。</p><p>5、为什么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指示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p><p>6、根据各生态因素与生物的关系,在生物引种驯化过程中应考虑哪些生态因素?</p><p>7、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研究生物群落的特征?</p><p>8、群落的季相更替与演替有何不同?</p><p>9、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p><p>1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有何关系?植物在其中起什么作用?</p><p>11、何为生态平衡?为什么要保护生态平衡?</p><p>12、简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作用?</p><p>13、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特征有何异同?</p><p>14、热带稀树草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有何异同?</p><p>15、岛屿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各有什么特征?</p><p>16、何为生态系统植物生产潜力?怎样计算农作物生产潜力?</p><p><strong>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strong></p><p>1、为什么说自然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巨系统?</p><p>2、试述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原因。</p><p>3、试述自然地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p><p>4、试从耗散结构理论解释自然地理系统全地球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p><p>5、简述自然地理系统节律性动态变化的原因。</p><p>6、地域分异规律研究的意义是什么?</p><p>7、试述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p><p>8、如何正确解释垂直自然带谱的空间变异规律?</p><p>9、简述自然带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空间联系模型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p><p>10、隐域性自然地理系统分异的原因是什么?</p><p>11、自然地理学的区域划分与类型划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p><p>12、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p><p>13、试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p><p>14、什么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单列系统“和”双列系统“?二者有什么联系?</p><p>15、土地和土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p>16、试述多系列土地自然分类的方法。</p><p>17、试述土地类型空间组合结构研究的意义。</p><p>18、试述土地评价的原则和方法。</p><p>19、如何理解人类的双重属性?</p><p>20、试说明人类环境、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别和相互关系。</p><p>21、简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的演变过程。</p><p>22、简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保持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p><p>23、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中,各个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与自然关系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p>24、简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p><p>更多地理学习材料,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