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题(湘教版)
<p>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题。</p><p>初二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题(湘教版)</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p><p>1.(2023•长沙学业考)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p><p>A.土地、淡水、铁矿石</p><p>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p><p>C.钢铁、闪电、阳光</p><p>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p><p>2.(2023•济宁学业考)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储量大,利用合理</p><p>B.种类多,地区差异大</p><p>C.人均占有量大</p><p>D.空间分布均衡</p><p>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回答3、4题。</p><p>3.“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p><p>A.总量多,种类少</p><p>B.人均充足,用之不竭</p><p>C.总量大,种类多</p><p>D.人均不足,相对短缺</p><p>4.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p><p>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p><p>B.资源的需求 量减少</p><p>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p><p>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p><p>(2023•泰安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p><p>5.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p><p>A.林地 B.耕地</p><p>C.草地 D.沙漠</p><p>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p><p>A.种植业 B.林业</p><p>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p><p>7.(2023•咸宁中考)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p><p>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p><p>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p><p>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p><p>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p><p>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③④⑤ D.①②⑤</p><p>8.(2023•怀化学业考)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p><p>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p><p>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p><p>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p><p>(2023•孝感学业考)下图是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p><p>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这种变化趋势不会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p><p>B.2023年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2023年的一半</p><p>C.2023年至2023年人均耕地减少速度最快</p><p>D.应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变化趋势</p><p>10.不会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是 ()</p><p>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p><p>B.土地盐碱化</p><p>C.水土流失</p><p>D.荒漠化</p><p>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11、12题。</p><p>1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p><p>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p><p>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p><p>1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p><p>13.(2023•葫芦岛学业考)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p><p>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p><p>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p><p>(2023•苏州学业考)2023年春节期间,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2月3日江苏镇 江曝出水源受苯酚污染,这两起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沿岸和下游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有专家说,影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水。据此回答14、15题。</p><p>1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p><p>A.陆地上的冰川</p><p>B.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p><p>C.湖泊水、地下水</p><p>D.海洋水和河水</p><p>15.上述水资源遭污染的地区,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p><p>A.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p><p>B.污水处理,暂停自来水供应</p><p>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p><p>D.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p><p>16.(2023•洛阳期末)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p><p>A.工业节水 B.农业节水</p><p>C.家庭节水 D.浪费水源</p><p>读漫画,回答17、18题。</p><p>17.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p><p>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p><p>C .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p><p>18.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p><p>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p><p>②跨流域调水</p><p>③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p><p>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19.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p><p>A.大气污染 B.污水污染</p><p>C.固体垃圾 D.石油污染</p><p>20.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 ()</p><p>A.海盐 B.铁 C.铅 D.汞</p><p>二、综合题(共60分)</p><p>21.(2023•滨州学业考)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7分)</p><p>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p><p>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p><p>(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1分) ()</p><p>①石油 ②水资源</p><p>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p><p>⑤天然气 ⑥小麦</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③④⑤ D.④⑤⑥</p><p>(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2分)</p><p>(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分)</p><p>(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2分)</p><p>22.下图是我国三种主要能源产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p><p>(1)图例A所代表的是 ,图例B所代表的是,图例C所代表的是。(6分)</p><p>(2)C所代表的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区。(2分)</p><p>(3)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 工程可以把x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以缓解这里的能源紧张状况。(2分)</p><p>23.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p><p>(1)地形区:(6分)</p><p>A ,</p><p>B ,</p><p>C 。</p><p>(2)自然资源。(9分)</p><p>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__</p><p>部季风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从地形上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 要分布在 。</p><p>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丰 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则需实施 引水工程。</p><p>24.(2023•赣州中考)南水北调是以解决沿线城市用水为主要目标,中线调水工程输水干渠沿线城市呈条带状集中分布,水渠地势较高,可自流供水,十分便利。因此,国家优先实施中线调水工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p><p>(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 ,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2分)</p><p>(2)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 山以东的 平原往北。(2分)</p><p>(3)图中A省的简称是 ,是我国重要的 (矿产)基地。(2分)</p><p>(4)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 水库的水,中线 与东线工程相比不具备的优势是东线可以利用 运河作为引水干渠。(2分)</p><p>25.(2023•青岛学业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8分)</p><p>材料一 每年4月24日,是青岛近海地区一年一度的“鲅鱼节”。节日里望着大量新鲜的鲅鱼上市,渔民和市民的脸上乐开了花,共同分享来自海洋的恩惠。</p><p>材料二 6月1日12时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给我们的海洋休养生息的机会。近年来我国近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有些鱼在近海甚至绝迹,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p><p>(1)青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请列举青岛近海适宜鱼类生长的有利条件。(2分)</p><p>(2)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结合材料二,从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分析导致枯竭的主要人为原因 ,应该采取什么解决措施?(4分)</p><p>(3)作为海洋大省的公民,你应该为家乡的“蓝色经济”做些什么?(2分)</p><p>26.下列漫画是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请据漫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每小题2分,共12分)</p><p>(1)《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滥伐森林,使小鸟失去了生活家园的现象。 ()</p><p>(2)《小草的哀求》反映了过度放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p><p>(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乱占林地,使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象。 ()</p><p>(4)《背井离乡》反映了水污染严重,应该处理污水,达标排放。 ()</p><p>(5)滥伐森林,使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p><p>(6)乱占耕地,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p><p>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