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崩塌有哪些措施?
<p>防御崩塌有哪些措施?</p><p>按崩塌物物质的不同,崩塌可分土崩和岩崩。按其规模不同,可分山崩、坠石、岸崩。根据期形成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p><p>1)主动撤离、躲避:防御措施以避为主,通过调查、规划,在崩塌影响范围内,居民应迁移搬走,铁路、公路、渠道等基础设施应绕道改线。</p><p>2)防护措施:采用遮拦建筑物,对崩塌活动的岩土体进行消能拦挡,限制崩塌体的运动速度,同时对建筑物进行遮拦,隔离崩塌体与受灾体。主要措施有:</p><p>①清除危岩。对局部裂隙大、分割面明显的岩土,人工或小爆破清除。</p><p>②坡面危石、活石坍落严重的地方采用山坡拦石沟、拦石桩、障桩、落石沟、落石槽、落石平台、护坡、护墙,以及栏石墙(混凝土拦石墙、笼式拦石墙、钢轨拦石墙、钢管拦石墙),拦石网,遮挡明沟,棚洞等。</p><p>3)地质条件、环境改造措施:如对地质体、结构面强化改造、加固、岩土体表面处理,采用嵌补,支顶、插别、灌浆勾缝等结合措施,局部加固,通过增加摩阻力,减少重力影响形成的变形破坏力,改善力学平衡条件。</p><p>提高崩塌体和稳定性方法主要有:头部削方减载、削坡降低坡度、坡脚堆载、支挡、锚固反压、掏空回填支撑。</p><p>4)地质环境条件的改造:</p><p>①水域边岸崩塌体坡脚防护:可采用抛石护坡、防护堤、挡土墙、导水墙、丁坝、拦砂坝;</p><p>②地表排水工程:排干崩塌体范围的地表水塘和集水洼地积水并进行改造,封闭地表裂缝,对易入渗地段进行坡面防渗,增加植被;</p><p>③地下排水工程:可采用地下防渗及地下排水工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