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6:18

高二必修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检测题(有答案和解释)

<p>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小编准备了高二必修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检测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p><p>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p><p>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p><p>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p><p>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p><p>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p><p>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p><p>D.全球CO2排放量增多</p><p>3.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p><p>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p><p>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p><p>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p><p>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p><p>【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荒漠主要分两种类型:受副高控制形成的热带荒漠和分布于大陆内部地区的温带荒漠。第2题,气候的异常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乱垦滥伐等都可能导致荒漠化。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少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且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差异明显;受高原山地的阻挡,加剧了干旱,风力强劲,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沙漠、戈壁广布。</p><p>【答案】 1.B 2.A 3.C</p><p>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p><p>4.图示地区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带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5.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p><p>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p><p>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p><p>【解析】 根据图中“时令河”信息可知,该盆地为我国的一个内陆盆地。图中③地土壤颗粒较细,且长年能得到时令河水源,水土条件较好,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时令河为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最大;越往下游流量越小;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p><p>【答案】 4.C 5.D</p><p>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6~7题。</p><p>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p><p>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p><p>C.天山 D.内蒙古高原</p><p>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p><p>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p><p>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p><p>【解析】 第6题,图示地区位于内蒙古草原东部地区,草场承载力较高,可实现定居放牧。第7题,利用风力发电是草原地区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当的措施。</p><p>【答案】 6.D 7.B</p><p>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8~9题。</p><p>8.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p><p>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p><p>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p><p>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p><p>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p><p>9.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p><p>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p><p>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p><p>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p><p>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p><p>【解析】 第8题,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关键所在就是地表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第9题,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一旦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上升,全球变暖以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与东南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有关。气候变暖,中纬度沿海地区可能降水增加。</p><p>【答案】 8.D 9.B</p><p>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p><p>10.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p><p>A.气候变化</p><p>B.兴修水利</p><p>C.毁林开荒、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p><p>D.自然灾害</p><p>11.关于图中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p><p>A.a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区</p><p>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p><p>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p>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p><p>12.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p><p>A.沙尘暴 B.泥石流</p><p>C.盐碱化 D.台风</p><p>【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秦代以前森林遭破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汉时期,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且包括x疆的部分绿洲地区。当时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遭破坏的原因是毁林开荒发展农业和营造帝王宫殿与陵墓。第11题,a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地处中温带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b地区分布在长江以南,森林覆盖率较高,但人工次生林较多;c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森林覆盖率很低;d地区位于西南林区,交通不便,一直没有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第12题,e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降水丰富、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森林一旦被破坏,极易导致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p><p>【答案】 10.C 11.B 12.B</p><p>二、综合题(共40分)</p><p>13.2023年至2023年,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 671平方千米,年均减少934平方千米,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p><p>(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p><p>(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原因。</p><p>(3)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p><p>(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p><p>【解析】 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沙地是由过度开垦形成的。第(3)题,呼伦贝尔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p><p>【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p><p>(2)过度农垦,破坏植被。</p><p>(3)特点: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成因: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p><p>(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p><p>1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p><p>材料一 下面为2023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大的五个国家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来源图。</p><p>材料二 下图为2023~2023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p><p>(1)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________林。</p><p>(2)自________年以后,我国原木进口量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东北、西南林区加强了对________的保护工作。</p><p>(3)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p><p>(4)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p><p>(5)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p><p>【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图可判断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原木进口最大来源国是俄罗斯,主要森林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读材料二图可知2023年(或2023年)后我国原木消费明显大于生产。我国东北、西南主要是天然林。第(3)题,森林被毁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第(4)题,芬兰、瑞典地处高纬度,且均为发达国家,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木材消费量大,且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所以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第(5)题,我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对木材的需求量又比较大,因此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应采取的措施有: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等。</p><p>【答案】 (1)美国 亚寒带针叶(或针叶)</p><p>(2)2023年(或2023) 天然林(或森林)</p><p>(3)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p><p>(4)①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②保护本国森林资源;③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p><p>(5)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开发木材替代品;④从国外进口木材。</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检测题,希望大家喜欢。高二地理试题栏目将为您提供更多精彩内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必修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检测题(有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