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5:46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习题练习

<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暑假作业习题练习,希望助考生一臂之力。并祝大家寒假快乐。</p><p>一、选择题</p><p>(2023·嘉兴高二联考)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2题。</p><p>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p><p>A.干旱 B.台风</p><p>C.洪涝 D.寒潮</p><p>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甲——7、8月 B.甲——3、4、5月</p><p>C.乙——5、6月 D.乙——12、1、2月</p><p>【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类自然灾害以华北、华南最为严重,西南地区次之,故可判断该灾害为干旱。第2题,甲处为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多发于3~5月;乙处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伏旱为主,发生在夏季(7、8月份)。</p><p>【答案】 1.A 2.B</p><p>3.下列关于旱灾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p><p>A.“十年九旱”——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p><p>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p><p>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p><p>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p><p>【解析】 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干旱类型,其中东北地区具有“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夏旱描述,华北地区则多用“春雨贵如油”来描述春旱,长江中下游以伏旱著称,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形容,在整个半干旱区有“十年九旱”的说法。</p><p>【答案】 B</p><p>(2023·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中国气象局公布的“2023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西南地区夏秋雨季降水异常偏少,‘水贵如油’,干旱严重”排名第二。读下图回答4~5题。</p><p>西南地区干旱分布图</p><p>西南三省夏粮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p><p>4.有关此次干旱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全球气候变暖与此次干旱的产生没有关系</p><p>B.昆明准静止锋持续时间过长与此次干旱密切相关</p><p>C.干旱期间不会导致我国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p><p>D.干旱期间应重点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p><p>5.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是()</p><p>①棉花价格 ②烟草价格 ③广东的电力供应 ④珠江口的咸潮 ⑤石油产量</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③④⑤ D.①③④</p><p>【解析】 第4题,由图示可知,西南三省夏粮面积及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较低,即使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也不会导致全国粮价大涨。第5题,西南地区烟草种植面积较大,干旱会影响烟草价格。另外,干旱可导致广西红水河流域水量减少,可影响到广东电力供应及珠江口水量减少,出现咸潮。</p><p>【答案】 4.C 5.B</p><p>(202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2023年全球的自然灾害之多,损失之大,成为迄今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据此回答6~7题。</p><p>6.被网友形象地称为“梅超风”的强台风“梅花”给辽、沪、苏、浙、鲁五省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则下列与导致五省强降雨的成因一致的示意图是()</p><p>A.甲 B.乙</p><p>C.丙 D.丁</p><p>7.如果乙类天气系统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会()</p><p>A.北涝南旱 B.南北皆涝</p><p>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旱</p><p>【解析】 第6题,台风是强热带气旋发展形成的,丁图示意的是气旋。第7题,乙图为锋面天气系统,若锋面长时间停留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p><p>【答案】 6.D 7.C</p><p>2023年第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中心 10月3日05时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大约71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受其影响,中国(福州)首届游艇展水上项目暂定取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p><p>8.“尼格”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p><p>9.读下图,台风“尼格”的移动路径可能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解析】 第8题,影响我国的台风发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南海中北部洋面,根据其经纬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9题,“中国(福州)首届游艇展水上项目暂定取消”是题眼,根据“尼格”影响省区,可判断其路径为向西北移动。</p><p>【答案】 8.A 9.A</p><p>10.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p><p>A.暴雨 B.寒潮</p><p>C.泥石流 D.台风</p><p>【解析】 干旱、暴雨、寒潮、台风都属于气象灾害,泥石流是地质灾害。</p><p>【答案】 C</p><p>二、综合题</p><p>11.(2023·广州市高二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年2月8日早间发布华北地区严重冬旱影响小麦产量的一份特别警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应声上涨,达到29个月来的新高。警告说,2023年10月以来华北平原降水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主要受影响省份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和山西。官方估计,这些省份中的516万公顷小麦将会受到影响,而总种植面积为2023万公顷。</p><p>(1)2023年春节前后,我国出现“南冻北旱”的灾情,请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p><p>(2)请分析华北、黄淮旱情特别严重的人为原因。</p><p>(3)有专家说,虽然北方长时间没有有效降水,但对于冬小麦的产量而言“旱情尚未达到旱灾级别”。请你替他说出理由。</p><p>【解析】 第(1)题,可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水汽来源、冷空气源地及移动方向两个角度归纳。第(2)题,可从水利设施、资源保护意识等角度归纳。第(3)题,可从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分析。</p><p>【答案】 (1)北旱: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偏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北方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输送至北方的水汽异常偏少,降水明显偏少,形成干旱。</p><p>南冻:输送至南方的水汽源源不断,多低温雨雪天气。</p><p>(2)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p><p>(3)此时,冬小麦处于越冬期,只要春季麦苗返青期有较大降水或灌溉及时,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p><p>12.(2023·葫芦岛高二期中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 第一财经日报: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2023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23万亩,受旱面积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2%。</p><p>材料二 据新华社电 2023年2月9日至13日,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我国北方地区先后迎来两次降水过程。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p><p>材料三 下图为河南省2023年2月11日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单位:%)。</p><p>(1)试分析山东、河南等省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p><p>(2)下列关于材料三的分析,错误的是()</p><p>A.土壤相对湿度为40%,属于重旱</p><p>B.土壤相对湿度为70%,属于轻旱</p><p>C.商丘属于轻旱区</p><p>D.周口属于无旱区</p><p>(3)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为减少类似的灾情我们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p><p>【解析】 第(1)题,自然原因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灌溉水源不足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水利设施落后、需水量大、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差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图例,可判读选项提到的各地区的干旱状况。第(3)题,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p><p>【答案】 (1)自然原因:山东、河南等省位于季风区,冬季为旱季,降雨少;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干燥多风,蒸发量大;地处温带,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灌溉能力下降。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损坏严重;人们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p><p>(2)B</p><p>(3)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p><p>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p><p>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p><p>高二地理暑假作业习题练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暑假作业习题练习